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穿越到武力智力互换的三国 > 第95章 朝堂纷争

第95章 朝堂纷争

朝中局势越来越激烈,宦官与外戚之间的争斗已经放到了明面上,士族充当了一个搅浑水的作用。

就像袁氏,袁隗与宦官们暧昧不清,只是碍于清流非议,才没有明面上与宦官同流合污,只是暗通款曲。

袁绍则是另一面招牌,打着与宦官刚正面的旗号,将反对宦官的清流七七八八地纳入麾下,为他们提供庇护。

而袁绍本人则是靠着投靠何进来获得庇护,防止宦官对他下手。

何进身为大将军,本身拥有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利,不过鉴于两汉间外戚一直不曾改变过的宿命。

靠拢皇帝→帮助皇帝→掌握大权→限制皇权→最终被杀

再加上何皇后善妒,把刚生下刘协几天的王美人直接毒杀,灵帝对于何进的感觉肯定是忌惮大于信任。

所以灵帝又采用了他的老套路。

之前对抗朝中士族之时,灵帝起初创立“鸿都门学”,想要提拔平民来冲击朝堂现有格局。

鸿都门学招收大多数都是社会下层,士族看不起的那些擅长文艺辞赋的人。

而且鸿都门学的学生一经录用便能获得俸禄,相当于正式吏员。

毕业后出任地方最高长官,中央中枢的官员,甚至还被封侯赐爵。

只可惜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士人的反击之下,鸿都门学从开始的门庭若市转变为后来的门可罗雀。

灵帝发现身边无人可用,遂提拔宦官为己用,这也是十常侍出现的缘由。

第二次党锢之祸也就轰轰烈烈的开展了。

随着士人被清算,宦官势力达到了巅峰,灵帝又提拔了何进来制约宦官。

在第一波外力也就是黄巾的作用下,灵帝迫于压力解除党锢,士人得以恢复些许元气。

这又让灵帝重新将宦官再度摆上台面打擂台。

不过士族们并不满足于现状,冀州刺史王芬想要趁灵帝回河间探亲的机会,将灵帝废黜,改立合肥侯为帝。

这个胆大包天的计划被灵帝发觉,最终以王芬自杀才得以平息此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当中出现了许攸的身影。

不过在王芬自杀,袁绍作保的情况下,许攸最终成了一个被友人欺骗的老好人。

此事之后,灵帝愈发忌惮士人。

现在的雒阳就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药桶,正等着一个火星的出现,来点燃这根引线。

离石

“匈奴中郎将陈亮平定屠各胡,于国用功。

加之河东匪患猖獗,为便宜行事,特授予匈奴中郎将陈亮开设军府之权。

望其再立新功,南下平定匪患。”

随着朝廷特使念完最后一句话,陈亮上前领旨谢恩。

送走特使后,陈亮便和自己的属下们商议后续方针。

陈亮召集大家,商议南下河东以及南匈奴的平叛事宜。

白波军其实好办,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号的黄巾军。

陈亮起家就是靠打黄巾军,这对于他来说也是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打法。

不过南匈奴的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南匈奴与屠各胡不同。

后者是上层领导想反,底下基层没有这种准备。

只是领导们都反了,自己只能跟着一起反。

前者则是基层们都受不了汉朝的苛待了,上层领导不想反的话,那就换一个想反的领导上台。

而且于夫罗本来是亲善汉朝的,但现在被朝廷的骚操作逼到了另一方。

陈亮对待南匈奴就不能像屠各胡一样,通过转移矛盾的方式来分化内部。

陈亮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方法来。

他不想学曾国藩那样扎硬寨,打呆仗。

因为在这个地方,陈亮的后勤还真没法和游牧民族比。

而且现在陈亮西边不止有南匈奴一个敌人,还有跟随凉州羌乱一同开始造反的上郡羌。

本来陈亮击败屠各胡的战果,也被南匈奴夺取大半。

云中、五原、朔方,这些长城外的几郡均被南匈奴夺取。

陈亮只保住了定襄和之前的半个雁门。

陈亮大军所在的西河在地图上像一个突出部一样,被南匈奴、上郡羌和白波军包围。

不过西河是突出部,那么白波军所在的河东在汉军看来也是一个突出部。

陈亮心中已有计较,不过作为领导,他不可能上来就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