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褒斜道。
只是经过关中这一路上,刘邦一反常态,开始大张旗鼓,大吹大擂,高调宣扬在成皋一战与大楚军的大战中一举击溃了大楚军主力,战败的霸王与儿子项昌已经溃逃向江东。
如此一边宣扬,他一路不住命沿途的各郡县官员,进行犒军。
成皋一线战败,刘邦这支骑军可以说将所有一切都丢光了,除了屁股下的战马,兵刃、盔甲、粮草,就没有不缺的。
所有这些,自然就需要百姓来付出了。
对于刘邦的这番骚操作,所有将领都无一例外闭上了嘴巴。
当前局势不如此糊弄不行啊,要是让关中百姓知道,他们的十数万子弟全部战死,再也回不来,堪称家家缟素,那不用大楚攻打,关中立时自己就将大乱,局面失控,败坏到无以复加。
面对刘邦的这番胡诌宣扬,经过的郡县无不欢欣鼓舞,但一提到犒军,又都苦起了脸来。
这几年的连番大战,各郡县不仅青壮被拉走,所有产出也一点不剩全被萧何拿走,可以说被搜刮的裤子都穿不上了,那里还有余力犒军?
不得已,路经郡县的官僚豪强们,接连出城求见刘邦,分说哀告情形。
那知道一向待人宽厚的长者刘老三,这次却是变了脸色,对他们又是怒骂又是鞭笞。
待将他们搓揉了个半死后,灵常又假惺惺出面,悄悄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这是最后一次,再苦一苦百姓嘛!
要是以往,刘邦根本不会这么竭泽而渔,毕竟百姓已经堪堪到了承受的极限,继续搜刮,将这些剩余的老弱妇孺残最后的口粮给夺走,无疑是在将他们往死里逼,真是要饿殍遍地的。
但明显这关中即将不归于他所有,如此他自然能刮多少就刮多少了,至于这个烂摊子后面如何收拾,就让大楚去头疼吧。
郡县的豪强权贵,不得已之下,只得向着治下的百姓再次开启了一轮横征暴敛,就此将他们最后一点口粮、一块裹身布,全部抢夺走,集中起来送出城来,奴颜婢膝的奉给刘老三。
期间这些豪强权贵为了表示忠诚,也再三邀请刘老三带着军队进城休养。区区八千骑军,随便一座城池都能容纳,却被刘老三面色凛然,以“不扰民、不伤民”为借口断然拒绝了。
刘老三自然不是那么好心,他是怕军队进城后,肯定就瞒不住,麾下骑兵一定会将大败的消息给走漏出去。
到那时,可就全完了。
灵常受命接收郡县奉上的粮草布帛,见有的粮食上沾有斑斑血迹,至于布帛更是零星的一小块一小块,而非成匹,显然全是强行抢夺百姓的。
那怕这个心黑如炭的老流氓,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禁不住对刘邦道:
“汉王,百姓已经没有什么油水了,相反这些郡县内豪强权贵,显然还大有财货,何不像大楚那样拿他们开刀?”
刘邦瞥了他一眼,摇头木然道:“我在关中父老心目中的好名声,不能毁掉。至于百姓,猪狗而已,死了一茬还有新一茬,死不干净的。有待一日,一旦我们重新打回来,只要这些父老还念着我的好,我就能够最快,代价最低的重新将失地收复的。”
不错,直到这时,刘邦还在打着重新夺回关中的主意。
而他的思路也不能说错。
当前各城池的父老,是平民百姓吗?错!实打实的是当地的豪强及权贵而已。至于平民百姓,是没有丝毫存在,更没有丝毫发言权的。而只要得到这些父老的鼎力支持与附从,就能够真正做到统治一地。
一路上自关中之地撤退着,刘邦不断偷摸的收拢各郡县残余的镇守兵将,从而将这支军队慢慢由八千余众变成了一万五千之众。
见天色渐晚,刘邦下令就地扎营。此时探骑送来最新探报,北方蒲津道最先被大楚军攻破,接着函谷关、武关道,也接连失守,楚军开始进入关中了。这却是让刘老三大为庆幸自己见机分明。
他询问探骑萧何情况,得知一直留守咸阳的萧何也已经动身,带着最后一批粮草及军队,正在加急赶来,方稍稍放下心来。
咸阳城的父老发现一夜之间变了天。
前几日,丞相萧何满面春风将他们召集起来,说是刘邦在成皋一线大败项羽,取得了对大楚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不日将率军返回关中略作休整,让父老们踊跃出钱出物,再“帮帮场子”,并且再三赌咒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就永远是“再无战争安稳太平的好日子”了!
虽然感觉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