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又有一位御史上前,这次讨论的是补缺问题。
“启奏陛下,臣有要事禀报。自从土木堡之变后,钦天监监正之位一直空缺至今。之前京城事务繁忙,事情分轻重缓急,还可暂且拖延。”
“如今局势已变,臣认为监正之位不能再继续空缺下去了。臣以为,让官正许敦担任监正最为合适。”
这位官正许敦是怎样的人物呢?
朱祁钰的眼神有些迷茫,像这类历史上知名度不高、了解不多的人物,他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所幸此事涉及官员任命,与吏部职责相关,王直主动站出来说道:“许家世代观测天文,自前元以来未曾中断,官正许敦自幼精通此道,历法、定时都很擅长,非常适合这一职位。”
朱祁钰这才对这个人有所了解,他向身边的太监递了个眼神,成敬立即从一堆奏折中精准地找到了一份,上面详细记载了官正许敦的信息。
朱祁钰仔细核对后,暗暗点头,自己手中的这份奏折与王直所述内容相符,官正许敦确实很适合这个职务,于是批准了此事。
“准奏。”
眼见各项事务都在顺利推进,皇帝今天的心情看起来不错,兵部侍郎陈汝言稳了稳神,向前跨出一步。
“启奏陛下,臣有事上奏。”
“武清侯石亨、昌平侯杨洪、兵部尚书于谦联名上书,请求免除武职都督及以上、文官四品及以上金银赏赐,用这些节省下来的钱来增加犒赏军中的将士。”
“臣估计,节省下来的这笔赏赐钱刚好能让每位将士多获得一两银子的奖励。”
“眼看年关将近,将士们过年时需要准备些年货,因此提出了这个请求,希望陛下批准。”
朱祁钰微微扬眉,目光扫过下面的文武百官。这种事情,武将之间肯定是事先商议好的,否则领头的人也不会站出来讲话。
果然,满朝武将一个个表现得十分镇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然而,武将这边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看看联名上奏的几位将领,就可以看出武将们大多并没有提前接到任何通知。
突然听到这件事,众人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整个金銮殿顿时变得嘈杂无比。
朱祁钰面无表情,暂时不予理会。
大概过了十几个呼吸的时间,见这些人还在喧哗,这才轻轻敲了敲座椅扶手。
成敬立即上前一步,高声说道:“金銮殿内,不得喧哗!”
窃窃私语的文臣这才安静下来。
礼部尚书胡濚睁开眼睛,站了出来道:“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
“武将们辛勤劳作,筹备军务,消耗巨大,每日所需的粮饷更是不计其数,理应获得全额奖赏。”
“文官不论品级高低,一律免除奖赏,将其用于犒赏前线将士,应该足够。”
胡濚的话可不简单。
表面上看,他似乎是想做个榜样,让文官们承担起责任,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奖赏全部让出,给予那些在前线拼命的将士,让他们能过个好年。
这似乎不是什么坏事?
但实际上,如果皇帝真的同意了这件事,以这些文官大胆妄为的性格,他们敢马上借机把手伸进军队里!
到了那时候,军中的底层将士,穿的是文官提供的衣服,吃的是文官发放的食物,用的是文官分发的钱。
他们到底该听文官的,还是听自己那些上级武将的?
百姓很实在,士兵也很实在!
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听谁的;谁给他们发钱,谁就能指挥他们!
胡濚这不是在给士兵谋福利,而是想借此机会光明正大地把手伸到京城的大军里,让文官集团掌控军权!
而这也只是表面意图。
胡濙真正的目的,并不在这里。
朱祁钰眯起双眼,心里明白:“这个老狐狸肯定知道朕绝不会允许文官集团染指军权。”
“他之所以这样提议,是为了否决武将们的提议。”
“打的是:既然我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得到的主意。”
想要否决一个提案,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全面否决这个提案。
而是先把自己抹黑,然后跳过去,抱着对方一起下水,效果会更好。
文臣们听到这话,又开始议论纷纷。
有些人只能看到第一层,多少有些不满。毕竟这可是要从自己钱包里掏钱去奖励陌生人。
有些人能看到第二层,兴奋不已,盘算着自己能拿出多少钱来,到时候就能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