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仇大恨,可以用来对付于谦,而且他的功劳确实不小,找不出什么毛病。
文武百官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针对石亨说三道四。至于杨洪就更不用说了。这位前辈当年也是能与张辅齐名的人物,按他的功劳,这爵位早就应该授予他了,现在给予也算是晚的了。眼见杨洪再次立下大功,自然没有人敢对此表示不满。不然的话,说不定杨洪还没开口,文武百官的批评就已经将他淹没。最后,只有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此授予于谦少保之位!”一瞬间。整个奉天殿仿佛沸腾的开水即将喷发。除了几个领头的大佬事先已经知道了消息外,底下的文武百官都不清楚于谦竟然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一下子被授予少保之职!这是三公三孤的预备职位,只要将来不出重大错误,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窃窃私语声不断响起,许多人实在难以保持冷静。即使知道这样的场合不适合交谈,还是忍不住和旁边的人说了几句。然后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些大佬们的身上,尤其是于谦身上。看到这些人个个沉着冷静,气氛也随之变得安静下来。大佬们都默不作声,这些小弟还能说些什么呢?许多人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于谦大人如今深受圣上信赖,如今又加封了少保之职,真是位极人臣,风光无限。”“他既不结党营私,也不拉帮结派,身边几乎没有可用之才,我们这个时候若是前去投靠,会不会有些好处?”文武百官里,有人只是混日子,但也有很多胸怀大志者!眼见良机已至,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立刻被点燃!不论今天早朝的重点,并非在于于谦升任少保,还有很多议题有待商议。朱祁钰特意等了一会儿,待文武百官逐渐接受事实之后,向成敬使了个眼色。成敬走出来高声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打破僵局,让气氛再次活跃起来。紧接着又是王直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有事禀报,陛下乃大明复兴之主,千古未有的明君,贵为天子岂可轻易离开皇宫?”“这迁宫之事,是否应该提上日程了?陛下虽贵为,却久居王府之中,时间一长,民间恐怕会有闲言碎语。”身为文官首领,王直对朱祁钰讲述自土木堡事变以来的历史,对此并无异议。他并非那种盲目效忠之人,实际上,王直对皇帝是谁并不在意,只要能符合自身利益就好。其他的,无关紧要。毕竟都是老朱家的人,血统合格即可,其他的要求也不要太过苛刻。更何况当今这位陛下做得还不赖!而上一位陛下,实在让人失望!朱祁钰今日之所以对王直提出提前移宫之事如此重视,正是因为此事直接影响到他的切身利益。试想一下,皇宫究竟属于谁的领地?谁能在这宫殿中站稳脚跟?一个是太皇太后和皇后,另一个则是这些掌权的文武重臣。$?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王直、张軏、张輗等人虽然身处皇宫,但各自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扶持的宦官与侍女之间互相勾结,关系错综复杂,即便已清理掉一批人,仍难以完全理清所有关系。成敬和兴安两位大太监近来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上面,但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皇宫中的权力网络。作为从小陪伴郕王成长的心腹太监,在皇帝面前表现得恭顺忠诚,但在外界却精明狡猾,如狐狸般难以捉摸。连他们这种掌握大权的人都无法看透其中的奥秘,可想而知这其中隐藏了多少秘密。一旦皇上迁入皇宫,很多事情便不再由他个人决定。比如,如今朱祁钰能够随意接见大臣并畅谈。但如果住进皇宫,这种状况将不复存在,皇上召见大臣必须遵循正式流程,手续繁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多少人知晓此事,随后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朝廷。即使想私下会见大臣,也需要格外谨慎,否则后果难以预料。仅仅见个面就这么复杂,可想而知皇上想要做其他事情会有多困难。朱祁钰根本无法想象自己还能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地进行实验或四处走动。可以说,一旦搬进皇宫,他很多时间和精力都将用来应对那些心机深沉之人。他处理国事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被削弱!文武百官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针对石亨说三道四。至于杨洪就更不用说了。这位前辈当年也是能与张辅齐名的人物,按他的功劳,这爵位早就应该授予他了,现在给予也算是晚的了。眼见杨洪再次立下大功,自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