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七百二十四章 保证研究必成

第七百二十四章 保证研究必成

第七百二十四章保证研究必成

朱祁钰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奇怪,太奇怪了……就算真要说动朕去针对于谦,也不应该是这个时候吧?更何况南方迁都之事明明已经尘埃落定,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公然支持那些流言蜚语?”

他停下了脚步,忽然抬眼望向远方,声音里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疑惑与无奈:“难道他们的脑子里就没有半点理性思维吗?没看到于大人为国付出的努力?没见到九门之外驻军的成功?那些事实明明摆在眼前啊!”

从表面上来看,九门外的驻军确实一度被瓦剌打得节节败退,局势十分危急,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瓦剌实际上早已陷入了后勤保障的重重困境之中。¢e~8¢z`w?.¢n.e~t^仓促发动几十万人的大举进攻后,粮草和水源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即便一路掠夺,也无法满足整支大军的需要。

正是由于这些压力,使得瓦剌不得不选择唯一条可行的战略:速战速决。按照计划,他们先是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先行试探,意图测试于谦的实力和应对手段。若是对方实力强大,则转为稳扎稳打的战术,整顿主力军队后分别对京城八大城门发动围攻,并且故意放开其中一道门以便让城内居民撤退,以保证自己军队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不至于陷入背水死战的局面;而倘若确认守军无力抵挡,则无需多此一举,可径直挥军全面压境!

然而结果却是,他们严重低估了于谦及其麾下年轻将领们的能力与胆识。尽管人数悬殊,这支由数万士兵组成的队伍依然毅然决定主动出击,在漆黑深夜向敌阵深处发起突袭,并最终取得显著成效——

不仅成功驱逐五万瓦剌麾下的汉军降卒,更导致无数俘虏趁乱脱身逃散。这样一来,瓦剌的可用兵力骤然减少了五分之一以上,仅余十五万核心骑兵可供调遣,战力大打折扣!

夜袭后,营地被烧,瓦剌迫于无奈,只能停下整顿数日。不然强行开战,别说对付于谦,他们自己都可能内部混乱得无法收拾。实际上,他们的战斗力十分有限!

之后战局明朗,有目共睹:于谦军事冒险取得重大成功,两军打得你来我往,国师也先靠其疯狂行动扳回一局。¨3¢8+k+a·n+s\h·u′.*n!e\t-

但总的来看,于谦的防御依然坚不可摧,再坚守京城几天不成问题。

这种情形下,凡有识之士都不会支持迁都,那为何有这么多人在这个关头抨击于谦……

年轻的大明皇帝怎么想也想不通,感觉难以理解众大臣的想法,还是身旁记录名单的太监兴安点醒了他:“陛下,于大人虽清正高洁,其他大臣可未必如此。朝中许多大臣分属不同派系,他们很多时候的话随大流而说,并非出自真心。”

“依臣看,此番恐是这种情况。”

朱祁钰经此提醒后豁然开朗,明白问题所在。他将这些奏折看得过重,以为这都是涉及国家大事的重要文件。但在这些文武百官眼中,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些官员甚至闲极无聊在奏疏里堆砌辞藻奉承皇帝或者打击对自己不利的对手。

这次上疏的部分大臣可能内心并非所书写的那样。写攻击于谦文字的原因有两点很简单:一是有些人不懂军事,觉得当前京城形势危急,唯有投降撤退才能活命;二是整个明朝资源就那么多,突然冒出一个顶梁柱大臣,势必引发后续大量的利益重新分配。

这对现存既得利益者是个严重威胁。

损害别人财路犹如父母。

于谦当然成为许多人憎恨的对象,只要有人串联起来指责他,就会引来大量攻击。

想通这点后,朱祁钰重新查看奏疏,果不其然。多数奏疏几乎千篇一律,先是明确定位为批评于谦,随便安个罪名给他,接着一番巧妙论述,证明指控的正当性。

最后加盖印信,以表明这是某位大臣的作品。

朱祁钰嘴角微微抽搐,怎么觉得这些文章像出自一人之手?无论风格、节奏,还是文章框架都非常相似。£?e鸿?特[小{说:网= ]**无÷错ˉ?|内)§容§]

把这些重复的文章移到一边后,朱祁钰揪住了关键部分—那些迥然不同的七份文章。它们从多个角度对于谦进行攻击,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暗示“于谦权倾朝野,有失控的风险,自己愿意帮助皇帝将其清理掉。”

另一种则是暗示“于谦威望盛大,士兵知于大人、于元帅,不知皇帝。”

朱祁钰看了一番这些奏章对应的大臣是谁,果然,发现这七份奏章背后对应的大臣地位都不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