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七百零九章 靠着招安的花架子

第七百零九章 靠着招安的花架子

组建六万新军,对别国或许足以让其国库枯竭,可对于庞大的大明朝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伤筋动骨之举。

再说了,大规模的确造成损失,但金濂在处理过程中也尽力减少浪费,战争又没有陷入长期拉锯战,整体开销其实并不过分。至于水灾,更成不了借口,这么大的国家,哪一年不有点自然灾害?今年并无超级洪灾发生,根本不可能严重冲击税收体系,更别提耗尽整个国库了。

所以这三条虽然与国库不足相关联,却绝非主要因素。

朱祁钰眯起双眼,直视金濂——

你小子到底想在朕面前耍什么花招?先是含糊推诿,后来避重就轻,现在又搞出这本遮掩的折子来糊弄人?

然而这一次,倒是朱祁钰错怪了金濂。

事实上,金濂也有他自己的苦衷——

有些事情平常看似无足轻重,真放到称上一量,分量重得吓死人!

并非不知情,也不是不愿直言,而是实在不便明说。某些事情必须得让皇帝亲自察觉才妥当。否则一来容易引起他人反感,二来也得不到多大好处,甚至可能遭到皇上责罚,被列入皇上的忌讳名单。

在这种情况下,“潜规则”便应运而生:很多实情金濂并非不想呈明,实在是想说也不能说、不敢说。因此,他只能尽可能在他的奏折里埋下一些小暗示。

倘若皇帝能理解其中的深意,那是再好不过;如果皇帝不解,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儿。显然,朱祁钰便是属于那种能略微理解却又无法完全领会的一类,心里还不免以为金濂是在和他玩谜语,暗生些许不满。

“金大人,您在奏疏中提到的三个理由,的确与朝廷国库亏空有着直接关系,这没错。”

“可是我大明何时如此羸弱?仅仅是大规模战事、二十万精锐远征、以及六万新军组建而已,又怎会使得国库如此困窘?”

只听‘砰砰砰’一声闷响,那是朱祁钰用手指重重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他双眼微眯,严肃说道:“堂堂大国,竟只剩五十万两白银存于库内,这是何等让人难以置信!”

见此情形,金濂身子颤动了一下,嘴张了张似有话要说,犹豫几个呼吸后终究闭紧嘴唇,显然是有所顾虑仍旧选择保持沉默。

此时此刻,朱祁钰心中已升起几分恼怒之意,最让他反感的就是这些弯弯绕。明明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却非得拐弯抹角、故弄玄虚地让自己去猜测推断。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上下级关系?难道如今大家就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吗?为何偏要用这样一种极没效率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为什么就不能够开门见山、清清楚楚地把问题摊开讲明白,进而一起想办法解决掉呢?

前世作为兵王,朱祁钰对战场上任何拖沓行为都是嗤之以鼻——

因为这种行径无异于牺牲战友性命。凡是有类似拖拉表现的合作对象,基本在他眼里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类型。往往合作一次之后便会果断割席,要么选择单干,要么干脆换另一个搭档!

可问题是,金濂明显并不是平庸之辈——

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平息超大规模的叛乱,并且不是靠着招安的花架子,而是正面战场硬碰硬将敌军彻底歼灭。这样的实力派无疑是顶尖人材中的翘楚,每个举动都有背后的深意存在。

这也是让朱祁钰尤为郁闷之处:

那些看似拖延的行为背后居然真的藏有实质意义!

轻蔑地冷笑了一声,随后放下手中的奏章站起身子,走向书房之外。兴安在一旁侍候,眼疾手快拿起准备好的厚实披风披挂在主子身上。要知道朱祁钰并非那种只会窝在书房里指点江山的类型。不论军事上还是锻造技术方面皆有实际经验——

他会亲临前线视察军务,甚至亲自动手打铁铸炉,所积累的技术知识毫不逊色于那些几十年工龄的老工匠们。平日里几乎天天都要外出巡查或者实践,有时候整整一天都泡在外面,就连郕王府里的下人们想找他的人影都难寻踪迹。值此严寒之际,自然每次出行兴安都会早早备下御寒衣物以策万全。

见金濂静静地坐在原处,一副如坐针毡的模样,朱祁钰强压下内心涌起的不快,将那股烦躁转为深深的无奈,随即叹了口气。

“杵在那儿做什么?还不跟上!陪朕到外头走走。”

金濂微微一愣,片刻之后便明白了过来——

这是陛下想私下里与自己谈些事情,如今正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商议。他赶忙起身,紧跟其后。于是,两人便离开书房,沿着一条少有人烟的小径,在郕王府中缓缓而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