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们的生源渠道!
最主要的途径是让其他学校的大学生通过考研进入我们的大学或基地学习。/x/i¢a?o~s+h\u~o~g+u,a\i`.`c′o′m!
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减少高等教育人才外流的现象。
我觉得‘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这两个词完全正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科研人员。
没有先进的科技,我们只能永远是西方眼中的世界工厂,人口优势不可能一直持续。
我们必须从制造转型到智造,而要完成这一转变,就要留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佘总,说得真好!”
他们点点头,非常赞同佘遵的说法。
但他们也清楚,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世界一流名校的建成并不容易,需要时间积累和强大的科研实力支持。
“佘总,你能详细谈谈你的设想吗?”
教育部的人听完佘遵的构想后问道。
佘遵点了点头,开始详细介绍:
“在科研人员方面,升华集团可以安排我们的科研骨干在这里兼职授课。
我们公司的科研水平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有机会的话我自己也会来这里讲课。
同时,升华集团拥有许多顶级科研设备,将来会通过制造的方式引入到这所学校里。·9*5·t`x?t...c\o!m*
我们可以将学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理论研究,另一部分则专注于实践应用。
两者结合就能产生强大的效果。
学科设置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我们目前旗下有汽车研究设计部、汽车核心零件研究设计部、医疗研究设计部、高新科技研究设计部、软件研究设计部、军工科技研究设计部、航天航空科技研究设计部、新能源研究设计部、地产建筑工程设计部。
我们只能从这些领域来帮助学校,其他方面我们会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
教育部的人点点头,然后说道:
“佘总,你们的研究部门覆盖很广,初期建设已经足够了。
到时候国家工程院的专家也会参与进来。
这样应该可以让学校运转起来。
对于高考生的数量,我们是否需要设定一个严格的指标?”
“我认为高考生人数应该是2000人。
一些人想要进我们学校不仅要成绩优秀,还需要通过我们的面试才能正式录取。
否则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又跑到国外去了。”
…………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讨论,佘遵和教育部最终确定了方案。
新生来源分为高中生和研究生两类:其中高中生需招收2000人,研究生需招收3000人。{小±说??宅* ?@免??费D?<阅?.读#~
高考录取分数线定为675分,人数不够也不会降低标准。
佘遵被任命为校长,学校最终命名为龙之国升华科研科技大学,简称华神科大。
“佘总,我们已经开始建设这所大学了!位置离我们在燕京的科技园大约23.5公里。
同样是在郊区,毕竟市里的土地面积不够建一所占地3200亩的学校。”
教育部的人简单说明了学校的位置。
佘遵点头认可。
会谈结束后,佘遵准备离开燕京返回魔都市。
可偏偏事与愿违,刚走出门就听见潘正成报告。
“佘总,萧市长刚刚打来了电话。”
听说萧市长来电,佘遵感到有些头疼。
“她说了什么?”
调整了一下情绪后,佘遵问潘正成。
潘正成接过话说:“萧市长直接给你发了一个定位,让你过去找她。”
佘遵接过潘正成递来的手机,看到定位,叹了口气。
“人家都邀请了,总不能不去吧,去看看也好。”
“好的,佘总。”
潘正成点点头回应。
随后佘遵乘车来到萧知音指定的地方。
这里看起来既清静又偏僻,但刚下车时他就闻到了淡淡的茶香。
闻着这香味,佘遵感到身心轻松了不少。
“挑的地方不错!”
说完这句话,佘遵走进茶楼,刚进门就迎面走过来一位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