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队里人很快就知道了,陆大嫂就跑过来问情况了。
“我不去。”梁月梅摇了摇头,“娟他爸带着孩子过去,说反正冬天事情不多,小龙带着去看看天安门。”
“还真的哩……”陆大嫂感慨着,“天安门……那可远。”
他家里也算是赚了一些钱,钱有了,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倒是没想过去到哪里玩一玩。
“嘿,这不是小龙的想法嘛。说是坐三四天的火车过去。”梁月梅说道,“说是赚了钱了,那就得出去转转。咱们这些人就这样了,孩子不一样,多见见世面,以后考个好学校,到大城市里工作,比咱们要强。”
梁月梅之所以同意他们去,就是李龙的这段话打动了她。自己这一代人就这样了,现在生活好了,那就想着让孩子去更高的地方,以后在城里吃商品粮,肯定比在村里要好。
不是去县里,而是去州里甚至乌城,这个话真就打动了她。
李龙过来之后,陆大嫂直接问他:“小龙,你说去燕京,啥时候走?”
李龙掏出车票看了看说:“后天走。”
车票都买了啊,这肯定就确定了。
陆大嫂感慨着离开,然后李家已经买好票的消息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去燕京……”这一次,几乎没有人再唱什么反调。
人家是去燕京,去带孩子看天安门看燕京的大学长什么样子,这真就没办法喷。四小队这边,无论家庭条件怎么样,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很重视的。当然这个重视是让上学,只要能上,肯定都供。
包括回族也是如此——铁兰家那样的情况在四小队是没有的。队里也是有回族的,家里也穷,为了凑够孩子的学费书本费,把自家园子里的大树砍了卖了。
杨木不是很直,又因为只是一根,没打成板子,所以队里没人要——有钱了,大家都想着去山里搞点好木头打家具的。
最后木头被李建国买了回来,就放在院子外面,当做善事了。
而自此,这家人时不时的会给李家送一些牛奶——土牛的牛奶,不是奶牛,下奶的时候一天就挤两三公斤那种,会给李家送一公斤多。
所以教育这方面的事情,四小队这边无论哪家都重视。
正因为如此,知道李家为了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看看天安门,大多数人都竖起大拇指,哪怕像马金宝这样的,背地里也会夸一句。
有些人跑到李家打听一下去燕京火车票的价钱,不知道是不是心动了。
于是李娟李强就成了队里所有小孩羡慕的对象。
以前羡慕是因为生活条件,现在羡慕是李家愿意为了孩子专门跑这么一趟——其实李建国和梁月梅都解释了,也不是专门跑一趟,李龙有亲戚那边,过去送一送,顺便的事情。
但在队里人看来,其实就是专门的事情。
顾晓雨的事情,队里人并不知道,无论是顾家还是李家,都是想着把这件事情保密,不在队里说出来。
毕竟顾博远想着以后还是要在村子里,他不想听那些闲话。
李龙只是给大哥说了一下车票和行程的情况,就被老罗叔给叫走了。
关于羊的事情。
秋天买来的羊已经育的挺肥的了,可以卖了。
宋明前两天拉渣过来的时候就说过这件事情,说他们的胡科长还在问羊的事情呢。当时老罗想着距离过年还有段时间,就没特意找李龙。
现在听说李龙要去燕京,知道这事等不得了,就快点跑过来找李龙。
李龙心说这事情怎么就搞在一起了呢?
但也不能不处理。他想了想对老罗叔说道:
“老罗叔,你先不着急,这事我来解决。不过接下来几天可能要你们忙一下子了。”
“那没事,天天呆在屋子里打牌喝酒,我们还就等着这忙哩。”老罗叔笑了,“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还能活动活动的,有啥活你就说,不然俺这几个拿工资都不好意思了。”
“我呆会儿去给大强、运东哥他们几个说一声,从明天开始宰羊宰牛。你们宰了处理,我明天去厂问一下他们需要多少,等回来后咱们再说具体的。
你可能也知道这几天我要去燕京,所以后面不管是队里还是其他地方人要羊的话,你来处理。数量少的话,你们自己就忙一下子。数量多的话,就去叫大强和运东哥他们,我给他们说好,只要你们叫,他们就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