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和锁阳为主,这两类是大头。其实药材公司也收,但普通人的量少,药材公司通常不收他们的,咱们可以收着放好,存一定的量后出售。
贾天龙那里收这些东西,他要不收的话,那就直接转卖给药材公司。当然要和药材公司打好交道,不然那边不收,还得去拉往其他地方……”
“把大院子盘下来的话,库房也要收拾好。有些东西保存是需要技巧的,存不少发霉变质,那就亏大了。”
“铜钱之类的东西,收购站也收。不过咱们收的话,卖的地方是个麻烦。这个不行就不收了,免得卖不掉捂在手里了。”
……。
两个人一条条分析着,一开始李龙还在说着,后面感觉光说下来记不住,他干脆拿了个笔记本开始记录起来。
渐渐的,开收购站需要的东西变得齐全起来。
“……执照的事情也要上心,看办个什么样的执照比较好一些。”
这一点李龙还没在意。先前他收东西打着供销社职工的名义,没什么牌照问题。
现在要搞院子正儿巴经收购的话,那就得办个执照了。
这算是顾晓霞提醒的最重要一条,李龙记下来打算去问问。
这个他不是很了解,得去向李向前请教。以目前他和李向前的关系,股长应该会给他一个真诚的建议,况且工商方面想来老李应该也能搭上关系,帮他搞定了。
把这些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也已经快十一点了,两个人也就没心情再看电视,洗洗睡了。
这些内容李龙打算在明年开春之前一一解决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打算在年前就把院子盘下来。如果真要搞的话,院子必须得尽快办成自己的,然后给贴条。
不然等大家传开知道这收购站不开了,以后谁会主动过来送上门卖东西?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就去找街道问事情。要说这院子归属于哪里,街道肯定是最清楚的。
收购站的院子和李龙的大院子同属于北城街道,李龙以前买老马院子的时候打过交道,不过现在那些人已经不记得了。
普通人过来找,街道可能不怎么重视,所以李龙是开着吉普车,带着州供销社的工作证去的。
街道办的人很热情的帮李龙查了查房产的归属,这房子,是公家的。
也就是目前是县里的资产,按这位街道办事人员的暗示,大概率等明年这院子会归到他们街道管理。
至于到时怎么用,那就看情况了。
李龙便问如果自己想买或租这个院子,应该去找哪里。
“找房管所啊。”街道干部说道,“这房子目前登记在他们名下,由他们管理。”
李龙知道这就比较麻烦。公房这时候买卖限制还比较严格,租用可以,买公房就难了。
不过既然知道那套院子的源头,就算不买,租也行啊。
他便感谢了这位干部,又去到房管所去。
房管所的工作人员看到李龙的工作证后,帮他查了查。
“这院子的产权的确在我们这里,你要租用?”
“是的,租下来准备开收购站。”李龙也没隐瞒自己的目的。
“你们供销社不是有自己的院子吗?县供销社是州社的下属单位吧?”那个工作人员理解错了李龙的意思,“还要再开一个?”
“收购的东西不一样。”李龙说道,“这次租用是我以个人的名义租的。”
“个人名义?”工作人员愣了一下,“这个……倒也不是不可以。”现在已经到八五年,一些风头很明显了,搞活市场经济成了主流,房管所的工作人员甚至已经听说以后允许私人买卖公有房屋了。
当然只是传言,有没有可能实现并不清楚。
李龙有工作证,开着处级以上干部才能坐的吉普车,车牌号的确是北庭那边的,所以房管所的工作人员登记了他的工作证后,就按原价把那套院子租给他了。
这件事情顺利的让李龙有些意外。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这时候还没身份证,工作证比生产队的证明管用多了。而且租金也不贵,一套院子的年租金一百五十块钱,李龙一租就是三年。
如果不是房管局给的最长期限就是三年,李龙还打算多租几年呢。
既然院子已经租下来了,那接下来就是办执照的事情。
至于物资的销售渠道,他打算慢慢的摸。有些自己可以摸清,有些摸不清的,他打算如果真收到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