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可能去找我印证对吧”李青侠笑着说:
“咱国内都讲男女平等了,这族谱原本就该改一改。只不过我这能说我这一支的,其他人我也做不主。我在北疆过的好,那是子女孝顺,我能做点啥事不就是在这方面能看看有没有点子办法嘛。”李安民明白了。他沉吟着,其实想想也是,族谱四卷,春夏秋冬四门,通常都是各门审各门的,谁有空管其他人这时候可操作的空间很大。他的心思很复杂,一方面挺佩服三叔有这个魄力,这个年纪的人在这方面真不容易想通,三叔能主动替子孙揽这个事,有担当。另一方面他也在犹豫,自己老娘是喝了三叔带来的酒好转的,而且能看出来,只要继续喝这个酒,后面不说和正常人一样,照这个速度其实也差不多。这两天老娘的笑感觉比去年一年见的都多,以往的唉声叹气也没了。这恩情是不能不还的。“那三叔,这纸我拿回去了,我想想再说。”李安民没给死话,又问道:“小龙这是生了俩”“对,双胞胎,”李青侠有些得意,“一下俩儿子,他说现在就得攒钱给孩子买房了。”“真厉害。”李安民赞叹了一声,又问了李龙的一些情况,意思是后面写大事记能用上。年轻一辈,在李楼这边来看最出息的就是李龙了。李家四门,本县境内还有一门在李家集,县城南边。那一门里面李安民了解年轻一辈没有什么太出息的人。那就行了。虽然都姓李,但也有个远近亲疏之分。自己这一门出了人物,李安民与有荣焉。李安民走后,李青侠坐在门槛上好一会儿没起来,这事算成没成呢只能往后看了。李龙并不知道老爹李青侠正在为族谱的事情努力,他把张强骂走后,继续收着大扫把。说实话哪怕张强和李龙没有去年的矛盾,李龙也不可能收这大扫把。明明已经说过好几遍了,那个八卦也经许海军的口传出去的,今年李龙的打算是质量要求比去年还要严,不合格就拿回去。反正现在一个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都不可能三块五,但他在队里已经第三年收大扫把了,熟手一天扎五六个肯定是没问题的。一个人一天的收入顶三五个工人收入,如果还不严格把关,那要你干啥所以快天黑的时候,李龙一共收了不到一百五十个合格的大扫把。一方面是队里许多人还在割芨芨草,晒干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他的要求严,有些想蒙混过关的,被他给拒了。合格的,那就直接掏钱。比去年贵,那大扫把被收的自然也高兴。现在就是卖粮大概率还可能收白条,扎扫把能拿现钱,真就解了不少人的急。李龙在四小队的声望+1.拉着一拖拉机的大扫把回到大院子,天已经黑了。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这样,上午去清水河收,下午去四小队收,两三天就会集齐一千把大扫把送到供销社去。供销社那边检查验收的果然也是比去年还严格。好在李龙这边本身就对这个特别重视,两次送过去的两千把扫把,楞是一个不合格的没检查出来。五天后,李建国他们拉着杆子回来了,不过回来后又跑进山一趟,把没拉回来的剩下的杆子又拉了一趟。六个人灰头土脸的,看着黑瘦了不少,但个个都很精神。所有的杆子分别捆着,李建国各自送回家,当天队里大喇叭里就说明了,这六家有杆子,谁扎大扫把缺杆子,就去这六家买。于是接下来李龙收大扫把数量开始增加了,四小队每天也都能收个两三百把。“老三,你这扫把的杆子有问题,裂了,换一个吧。”院子里李龙对着队里的秦老三说道,“收不了。”“咋收不了呢这杆子不好好的吗”秦老三解释着,“哪里裂了,我咋看不出来呢”“这杆子有细裂缝,拧一下就出来了。人家用大扫把不是扫一天两天的,冬天一冻,夏天一热这个裂缝就大了。”李龙说道,“要么你换个杆子要么你自己留着用。”“家里好多扫把了,你可别难为我。”秦老三还是纠缠,“小龙,你这也太过了吧,没必要……”李龙看了他一眼,拿着那扫把杆子两手一拧,一个宽大的裂缝就出来了,他看着秦老三说道:“要不要我再用点力,这杆子就断了。”“不用不用……”秦老三红着脸,“行了行了,这个不算,我拿走……”“早这样就行了嘛。”后面等着的许德军说道,“非要惹人嫌干嘛这样的大扫把拿出去那不丢人嘛!”秦老三红着脸,接过李龙递过来的七块钱,灰溜溜的跑掉了。李龙笑笑,接着检查。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