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今儿个鱼真多!”李青侠看着李龙分两次才把十条网收回来,脸上笑的褶子能夹死蚊子,“得有六七十公斤!”
“这不算多吧”李龙把轮胎从海子里拖出来,然后扛上两个袋子,夹着轮胎还得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说:“十条网不就得这么多吗以前你和大强下网逮多少”“哪能有这么多偶尔逮着能有四五十公斤,基本上就是二三十公斤了。这海子里鱼少多了,可不会像去年能出那么些鱼了。”李青侠总觉得这鱼和李龙有缘,李龙下网了,这鱼就多。李龙却觉得因为自己轮胎滑的深,有些地方陶大强不一定敢进去。水深鱼才多嘛——海子边上那些地方,下网的人多,鱼要么被吓走了,要么被逮走了。拖着盛网的袋子回到李建国大院子里,东面才露出一抹红。家里人都已经起来,看他们回来,立刻七手八脚帮忙,塑料纸已经铺好,择鱼,找袋子,分捡,还有做早饭的。知道李龙他们今天要去石城,李娟李强他们早早准备好书包,打算坐拖拉机去学校。好不容易能蹭趟拖拉机,两个孩子都挺兴奋的。对门的陆大嫂端着碗走过来问着:“咋,今天开拖拉机去卖鱼……咦这打瓜籽是晒干了准备去卖”“嗯,”梁月梅一边盛着菜一边回应着,“今天去石城卖打瓜籽。”这种事情不需要隐瞒,人家问了就说了。“嘿,这队上好多人可看着哩,你家这打瓜籽要卖上价,明年一准多出好多种打瓜的。打瓜籽给俺家留十亩地的种子行不你们卖多少钱,俺就出多少钱。”“行啊。”梁月梅自然没不同意的,“家里还有一些正晒着,晒干了你来称。”“好。”陆大嫂看这边兵强马壮的,颇为羡慕。陆英明的父母也来过,不过没呆多久就走了。在这边生活不惯,而且还有颇多的要求。就像陈丽蓉所感觉的,这边的家庭妇女地位可比老家高,妇女能干活,以前能挣工分能挣额外的粮,现在能干活能挣钱,能力不一般。那公公婆婆想要像在老家那样给媳妇立什么规矩,那就得看看媳妇愿意不愿意承受了。所以最后为了家庭和睦,陆英明把老爹老娘送回老家了,其他所要做的,就是到年底寄些钱,寄两床被子。这个时候,兵团已经开始种了,不过是陆地,面积不算特别大,产量也不算多,再过两年,就推广到地方这边来了。择出来的鱼留了一些,这是打算给各家分一分。打瓜忙活了这么久,终于告一段落,家里人能闲一闲,梁月梅打算回趟娘家,看看梁东楼他们。这过去带些鱼还是挺合适的,她也想劝着梁东楼那边种些打瓜。毕竟那里地少,想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种经济作物。李家中午也打算炖鱼吃,陈丽蓉已经会炖了。虽然这段时间陶大强没空和李青侠一起逮鱼,但以前的交情在,李青侠的意思是他们走后,让陈丽蓉给那边送点鱼过去。还有老罗叔那里,也得意思一下。“不用让俺二嫂去,分开放拖拉机上,我开着拖拉机,分分钟的事情。”李龙一边拿着馒头就着菜吃着一边说着。想想也是。等大家吃完早餐,太阳才露出一个头来,李龙发动拖拉机,李青侠和李建国两个都上了车斗子,然后把李娟和李强拉上去。车斗子里前面撂着打瓜籽,中间隔着塑料布,后面放着两大袋两小袋要卖的鱼,给别人送的鱼放在角落。卖鱼用的大盆、秤也都在角落里。拖拉机发动,杜春芳冲李龙挥挥手,然后看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冒着黑烟开出院子,往北而去。她们还有活要干。先去了老马号,给老罗叔把鱼放下。老罗叔正在给那些野猪喂食,听到拖拉机的声音,笑着往这边看,李龙把鱼放下,也没空说两句话就走了。“这小子,越来越忙了!”老罗叔看看鱼,很满意,都不大,但都活着,不时蹦跶一下,看着挺好。陶大强不在院子里,倒是陶建设在,李龙下了拖拉机,把鱼拿过去,问了两句。“卫生院的说就在这两天了。”陶建设又高兴又发愁,“大强想着明天就把人送卫生院去,担心在家里有啥意外。”“对着哩。”李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能放家里,家里没人家卫生院干净。”就这一条就足够了。拖拉机开出了队里,一路上碰到不少学生,李龙都没停,突突突的开到小学,放下李强后又突突突的开到中学。李娟已经上初一了,目前还在适应阶段。这时候农村的学校是没校服的,大家穿的也是五八门,李娟每天要比以前多走一公里多路,还是挺辛苦的。李龙想着是不是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