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这些殖民地军队不太给力,许多士兵刚刚来到正面战场就给布尔人送了装备。
布尔人可不会和英国人客气,拿着这些武器装备就组建了更多的游击队。因为布尔人人口规模实在太少的原因,他们对于兵员也没有任何限制和要求。
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够拿枪作战,就能够成为游击队的一员。
也正是这样的政策,导致占领区的布尔人游击队几乎消灭不完。哪怕英国军队围剿了一支规模较大的游击队,几天之后仍然有另一支游击队活跃在这片地区。
随着大量的资金投入,英国政府逐渐对这场战争感到厌烦。
对于占领地区不断冒出的布尔人,英国政府也决定不再讲什么道义了。
从1895年的10月初开始,英国政府在布尔人的两个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进行了残酷的焦土政策。
那些抵抗比较激烈的占领区,英国采取了全面抓捕布尔人的策略。
不管是平民还是游击队,总之只要他们是布尔人,那就全部抓起来再说。
这样的方法确实有效降低了占领区的抵抗。毕竟布尔人的数量加起来也就这四五十万,英国一下子抓捕了占领区的大半人口,连人都没了,这布尔人又能怎么反抗呢?
10月到11月这两个月的时间,英国的焦土政策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但与此同时,残酷的集中营也让布尔人的平民产生了大量的伤亡。在战争爆发的前7个月里,布尔人的总伤亡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人出头,这样的伤亡规模只是英国人的五分之一。
但在英国实行焦土政策和集中营管理布尔人平民之后,个人的总伤亡很快上升到了两万人还要多。
其中光是死在英国军队手中的布尔人平民,特别是那些老弱妇幼,就高达数千人,这一下子点燃了布尔人和许多欧洲国家的怒火。·x`i¨a?o*s¨h,u.o¢y+e¢.~c-o-m.
如果只是残酷的对待非洲土著也就罢了,毕竟在大部分欧洲白人的眼中,这些非洲黑人的死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问题是,英国如此残忍对待的,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代。布尔人主要是由荷兰移民,德国人和法国人的后裔组成的,这些人可都是正统的欧洲人。
英国如此虐待白人平民,这样的行为绝对能和残忍两个字挂钩。
荷兰政府更是对英国残酷的焦土政策进行了抗议,再加上德法等国的推波助澜,让英国再次成为了欧洲各国的众矢之的。
相较于荷兰人的愤慨,德国人的委婉,法国人的报道就显得直接的多了。
法国的几家大情报社直接刊登了英国军队在集中营虐待布尔人平民,特别是那些妇孺老幼的照片。
这些照片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法国人都不敢相信英国对于白人会如此残忍,连这些老人和儿童都能虐待。
偏偏此时的英国还没有任何借口反驳。布尔人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荷兰民间甚至都组建了志愿军前往南非作战。
布尔地区有这么多的欧洲人,类似的照片传回欧洲也就不奇怪了。这不是英国想封锁就能够封锁的,除非英国有决心对布尔地区所有欧洲人动手。
但很明显,英国政府是绝对没有胆量这么做的。
这么做会同时对许多欧洲国家,甚至有可能引来诸多欧洲列强对英国的共同讨伐。
要是闹不好让欧洲国家组建个反英联盟,那乐子可就大了。虽然有着皇家舰队的保护,英国本土不会受到欧洲国家的威胁。
但欧洲其他列强联手之下,英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部署也会瞬间瓦解。
甚至对英国来说相当重要的印度殖民地,也会被欧洲国家联手瓜分。英国的海军固然强大,但要是分散在世界各地保护本土和殖民地的话,也就有了被欧洲国家一一攻破的风险。
英国人的不解释更加引起了欧洲国家的愤慨。原本只是荷兰民间组成志愿军支援布尔人,这下子欧洲许多国家的民众也有类似的想法了。
首先是对英国最为不满的法国人。在法国政府的暗中支持之下,法国民间组织了一支人数高达3000人的志愿军。
这支志愿军大张旗鼓地乘坐运输船前往南非,法国政府则密切关注着志愿军所乘坐的舰队的动向。
如果英国敢对这支志愿军所在的舰队动手,法国也就有了借口和英国宣战。别的不说,这些志愿军可都是实打实的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