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罗马的呼声较高,完全是因为之前意大利在突尼斯的投资起了作用。
因为英法曾经阻止过意大利强行吞并突尼斯,这也导致意大利在突尼斯的殖民行动基本以经济行动为主。影响了突尼斯的经济之后,自然能够渗透突尼斯的政府,培养那些对意大利有好感的突尼斯官员上台。奥斯曼帝国改革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从英法那里购买的,而突尼斯改革所用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从意大利购买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面色苍白的看着大臣们关于逃离到哪里进行争论,心中却是失望不已。明面上看这只是大臣们的意见不统一,实际上却代表着突尼斯政府之中的不同势力的争端。建议前往罗马的是意大利培养起来的势力,建议前往伦敦的则是英国渗透后扶持的势力。至于那些建议前往伊斯坦布尔,或者建议留在突尼斯臣服于法国统治的,则大多都是突尼斯的本地贵族和势力。这些人在突尼斯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声望,他们也只有留在突尼斯才能继续享受自己的权力。虽然臣服法国统治之后相当于多了个主人,但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也能看出,只要不反抗法国的统治,法国人也不会对当地的土著赶尽杀绝。这也代表着他们确实有希望通过投降的方式保持自己的权柄,虽然人上有人,但他们之下好歹也奴役着几十万的突尼斯人不是。此时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内心是极度混乱的。一方面,他对法国人确实有着极大的恐惧,想要在法国人攻克突尼斯之前逃离到伊斯坦布尔或者其他欧洲城市,寻找组建流亡政府并且重回突尼斯的机会。另一方面,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又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柄。虽然只是人口几十万国家的统治者,但作为突尼斯的贝伊,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仍旧是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存在。除了名义上要臣服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统治之外,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权力在突尼斯没有任何阻碍,这也让他十分留恋这种权利。突然一下子要离开突尼斯,要放弃自己已经享受了大半辈子的权力,这是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有些舍不得的。也正因为如此,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内心陷入了挣扎,他仍然搞不清楚自己应该在这重要的关头作何抉择。好消息是,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也不用纠结他的选择困难症了。因为没过几分钟的时间,王宫的卫兵就传来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面色大变的消息,那就是法国军队已经攻破突尼斯城了。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等人之所以还有时间在王宫内犹犹豫豫,正是因为突尼斯城是突尼斯最大的城市,也是有着城墙这种真正可以阻拦法国军队进攻的设施的。但很明显,突尼斯的城墙注定抵挡不了法国军队太久。如果只是法国普通的殖民地军队,面对突尼斯的城墙也要耗费一番功夫,甚至有可能久攻不下。但这一支由法国精心组建的军队,其中可是包括了一个炮兵团的。这个炮兵团正是法国专门用来攻破突尼斯城墙的,在围攻突尼斯城的时候,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法国大炮的轮番轰炸之下,突尼斯城的城墙轰然倒塌。突尼斯人哪里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早在法国军队轰炸城墙的时候就已经四散逃离。卫兵来报的时候,突尼斯城墙已经倒塌,法国军队也已经向着突尼斯城进军。当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现在投降法国还来得及吗?如果说在法国军队攻破突尼斯城之前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还有很多选择的话,那么在法国军队攻破突尼斯城之后,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早点投降法国。其他的选择结果都是死,倒不如苟且偷生,至少自己的权力还有希望保留下来。想清楚其中关系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也不再犹豫,目光立刻看向了众多官员,沉声说道:“各位,我已经决定向法国求和,我绝不会离开突尼斯!如果你们要离开的话,那就快点走吧!我会和突尼斯共存亡,突尼斯的贝伊绝不会抛弃他忠诚的国家和臣民!”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话语可谓是义正言辞,丝毫看不出来刚才怕死又贪恋权力的样子。诸多官员看着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这样子也一阵无语,突尼斯城都破了,他们这时能跑到哪去?收拾家产逃离只会成为法国人开刀的首要目标,倒不如跟着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留下来,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