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加强对阿富汗的掌控,确保俄国人被阻挡在阿富汗的边境线之外。
阿富汗至少是要存在的,这里更像是英国和俄国势力范围的缓冲地带。
要是没有阿富汗的存在,英国和俄国的势力范围将直接接壤,两国军队也将会在边境线展开更加激烈的交锋,这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对阿富汗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件好事了,至少这个国家会仍然存在,不会像被俄国控制的希瓦汗国那样,成为一个只在名义上存在的国家。
英国在中亚地区有收获,西班牙同样在东南亚地区也有收获。
之前也提到过,西班牙所属的菲律宾殖民地有两个扩张方向,分别是在加里曼丹岛扩张以及在新几内亚岛上扩张。
英国和俄国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地带,那是因为英国人也在忌惮俄国军队。俄国军队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人数放眼整个欧洲也是无可替代的第一。
光靠印度的土著军队是无法和俄国抵抗的,要是动员国内的军队,会破坏英国在各地区维持的平衡局势。
但西班牙完全不需要。西班牙在东南亚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国土狭小,人口稀少的荷兰。
荷兰和葡萄牙类似,都是一个已经衰弱的,曾经也是个强国的国家。
只不过荷兰的综合实力比葡萄牙还是强很多的,不管是工业还是经济方面,荷兰都能在所有欧洲小国当中排名前列,甚至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欧洲小国。
可惜,荷兰的对手是西班牙。
在两国本土距离殖民地都差不多远的情况下,本土的综合实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荷兰虽强,但在西班牙面前是没什么抵抗之力的。目前欧洲各国公认的态度,西班牙已经重新恢复了列强的地位,并且在世界八大列强排名中普遍位居6到7名。
这样的排名已经是相当高的了。毕竟欧洲五大传统列强的地位很难撼动,西班牙目前的综合实力在欧洲各国看来,只次于欧洲五大列强,比大洋彼岸的美国还要强大。
目前欧洲各国的主流报社和一些主要官员的意见,世界八大列强分别为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美国和意大利。
大英帝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这毋庸置疑,紧随其后的就是在正面战场上打败过法国的德国。
如果没有普法战争的话,那世界第二的宝座肯定是法德俄这三个国家之中竞选,法国人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的。
但可惜,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正面击败了法国,法国自然也就退出了世界第二强国的竞选。
俄国当然也很强大,但俄国先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最后又在这次的俄土战争中被英国和奥匈帝国敲诈了一笔,也只能屈居世界第四强国。
法国则是凭借着自己的底蕴位居世界第三,英德法俄这四个国家算是第一梯队,也被欧洲许多报社和民众戏称为一等列强。
俄国往后,奥匈帝国凭借各方面的综合优势获得世界第五强国的美誉。但奥匈帝国比之一等列强的四个国家都稍显颓势,因此奥匈帝国也只能屈居二等列强的宝座。
世界前五的排名虽然也有一些争议,但大体上是差不了太多的。
再往后的排名就有些争议了,最大的争议是西班牙和美国之间的排名。
不过因为此时的美国还没有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工业实力,再加上美国的海军也太过弱小的原因,大多数欧洲国家还是将西班牙排在了世界第六,美国则位居世界第七。毕竟西班牙也是拥有十几万的陆军外加世界第五的海军,排名世界第六也并不夸张。
位居世界第八,也就是列强垫底的,自然就是意大利了。
奥匈帝国,西班牙,美国和意大利被称为二等列强,这四个国家相较于前四个一等列强来说,在工业经济或者军事实力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是远远不如前四个国家的。
但又话说回来,二等列强也是列强,对普通国家仍然是有着巨大的优势的。
荷兰的工业和经济当然也相当优秀,但因为国土面积和人口限制的原因,荷兰终究只能是一个小国。
西班牙和荷兰之间的殖民竞争只要没有列强国家的干预,西班牙是具备完全的压倒性的优势的。
趁着俄土战争和英阿战争吸引了欧洲各国的目光,西班牙也加快了在加里曼丹岛以及新几内亚岛上的殖民计划。
1878年6月,西班牙驻扎在菲律宾的军队公然入侵了南边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