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根据两国的具体需求以及服役战列舰的缺点和优点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一艘集结了所有战舰优点,并且能满足两国需求的铁甲舰。
这也代表着这些专家前往法国之后,他们有机会看到法国现役铁甲舰的设计图纸,这将会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虽然法国人也不可能公开现役最先进的铁甲舰图纸,但只要有没接触过的资料,这些专家肯定是能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的。
卡洛所希望的,就是他们能够吸收法国在造舰方面的宝贵经验和一些独特的设计思路,让西班牙在军舰设计方面能够更进一步,至少也要达到五大列强的级别。
没办法,西班牙因为人口较少的原因,国内的人才数量肯定是比不了五大列强的。
更别提西班牙在十年前的受教育情况还相当糟糕,在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的前提下,优秀的人才肯定少之又少。
而其他列强国家的受教育情况要好上很多,再加上比西班牙多的多的人口,这也造就了这些列强国家拥有西班牙远远比不上的人才储备。
特别是德国的受教育情况,在欧洲各国当中也绝对是名列前茅。
历史上有大量的优秀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是来自德意志地区,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等。
和法国政府顺利达成合作之后,卡洛并未满足,紧接着先后和意大利以及奥匈帝国也达成了相关的合作。
奥匈帝国在海军方面并不突出,但也不能说奥匈帝国在海军方面没有任何能力。西班牙和奥匈帝国的军舰研发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军舰,特别是3500吨以下的小型军舰上。
凭借奥匈帝国和西班牙的工业规模以及海军实力,研发出几种3500吨左右的中小型军舰设计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一个国家的海军也不可能完全是铁甲舰,一艘铁甲舰也需要许多中小型军舰组成一支完整的舰队。
因此,这些中小型军舰的作用还是比较重要的。不管是可以远洋作战,甚至和主力舰抗衡的巡洋舰还是只能近海防御和巡逻的炮艇,对西班牙来说都是比较稀缺的。
毕竟西班牙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这也代表着西班牙需要大量的海军来保护自己的本土和殖民地。
按照卡洛的计划,未来西班牙是要组建两支舰队的,分别是本土—非洲舰队和菲律宾舰队。
西班牙海军杂七杂八的木制军舰以及一些比较落后的军舰都会转移到菲律宾舰队,这些军舰也足以确保菲律宾殖民地的安全。
而本土—非洲舰队则会装备更加强大的铁甲舰以及新型军舰,来显著提高舰队的战斗力。
随着各国海军设计的发展,西班牙那些老旧的风帆战舰基本就没什么作用了。
虽然能够提高西班牙舰队的纸面数据,但在正面面对敌人的铁甲舰的时候,风帆战舰和一些木头战舰就只能乖乖等死。
不管是军舰的火力还是防护能力,亦或者是速度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这不是数量就能够改变的。
而菲律宾殖民地的局势不同。菲律宾殖民地主要面对的是荷兰的舰队和一些海盗,风帆战舰都绰绰有余。
虽然荷兰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欧洲霸主,但毕竟此时的荷兰面积太小,是撑不起来什么有规模的舰队的。
荷兰的海军和西班牙一样,都是空有规模,但实际上都是老旧的舰队,新型铁甲舰屈指可数,荷兰人更不可能将铁甲舰派到殖民地驻扎。
这也代表着西班牙的这些老旧舰队到达菲律宾之后仍然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至少能够确保菲律宾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
对于菲律宾殖民地的处理,卡洛目前还没有做好决定。
古巴殖民地肯定是要出手的,而且还要在短期内逢高出手。
而菲律宾殖民地同样是远离西班牙本土的殖民地,但菲律宾殖民地已经形成规模,西班牙派遣的军队也足以确保菲律宾的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出手菲律宾殖民地就变得极为困难。民众们可不接受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损失菲律宾殖民地,除非能够换来面积更大并且更加富饶的殖民地。
但这是不可能的。列强也都不是傻子,不可能用更好的殖民地换更差的殖民地。
菲律宾虽然也有大量的土著人口,但这些当地的土著普遍比较懒散,殖民地能够创造的收益实在有限。
这么来看,菲律宾殖民地好像一块鸡肋一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