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见看见,什么叫华国标准!华国制造!”
“好!”
掌声如雷霆滚过礼堂穹顶,工人们如潮水般起身,激动的声浪撞得窗玻璃嗡嗡响。
怀民胸腔起伏,目光急切地掠过晃动的追光灯,与飘旋的彩带。秒漳节小说徃 首发
终在翻涌的人群中,捕捉到那抹心心念的身影。
美娟望着聚光灯下的丈夫,忽然发现-那个曾在她父亲面前略显局促的年轻人,不知何时,已立成一座能改变季风走向的青山——
他的作为,可促雨势由此分明,可让云层在此转向。
多么可靠。
这一刻,他们隔着沸腾的人群相视而笑。
没有言语,没有拥抱。
却在目光交会的瞬间,同时听见心底鸣响——
那是时代的列车,正轰隆驶过他们共同铺就的轨道……
-
然,这个冬天美娟过得其实并不轻松。
由于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冬季、冰雪、俄式风情等等,逐渐成为冰城的城市名片。
不等松花江面结冰,各路俄式风情店铺就开始涌现。
跟风开店也就算了,那些五花八门的劣质仿品,价格还不到美娟进货成本的三分之一,商品质量可想而知。
市场上骂声一片,整个行业的不争气,正在一点点蚕食她苦心经营的口碑。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几乎每天都有顾客要求退货。
更有甚者,不知是自身招黑,还是同行恶意搞鬼。
手工制品有瑕疵本是无伤大雅,竟有专业找茬团伙儿,举着摄像机对准店里「假一赔十」的告示牌大放厥词——
百十来块的套娃涂色不均,找茬者竟要求店里赔他一千,否则就要向电视台曝光店里兜售假冒伪劣商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纯扯皮的民事纠纷,即便店员及时报警、劝走闹事者。
可店里生意受影响,还不是要美娟自己买单。
总之整个冬天,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闹心事儿不断。
怕怀民工作分心,美娟一个字都没跟他提。
转机出现在寒假。
美娟经同学介绍,招了个研究生在读的寒假工,帮了她大忙。
这个叫奚熹的西北姑娘,长得漂亮但不会刻意卖弄。
每日立在店门内,就像棵挺拔又淡雅的雪松。
即便枝桠被积雪压低,也不会为讨好路人而抖落半片雪花那种。
美娟最欣赏的,是奚熹既不讨好顾客,也不讨好她这个老板。
而这样不谄媚、不花哨的推销方式,零售和团购业绩竟能遥遥领先。
处理客诉也巧妙得当。
某天亚玲来城里买年货,跟奚熹稍一接触,忍不住偷着对美娟点评了一句,简直一语中的——
“感觉有她在,你这店都被拉高了一个档次!”
可即便有了这样的好帮手,美娟几个店的营业额加起来,仍是不升反降。
平行着分析,若是刨除各种费用算下来,还不如把档口和门市租出去稳妥,还不累心。
也不能说她三心二意,美娟是眼看着整个旅游纪念品行业,从朝气蓬勃走向瘦骨嶙峋。
左右有家庭牵绊,若非彻底颠覆当前生活现状,或转型、或放手一搏、整个人扑在事业上,恐怕很难翻手为云。
加之美娟本就志不在此,便顺势将芝麻揣进兜里,回过头去抱一直培育的西瓜——
她在维持业绩不下滑的同时,努力搭建桥梁,将赫哲族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
1998年立春,松花江畔还裹着残雪,冰层深处已隐约传来暗流涌动的闷响。
而比这更早苏醒的,是美娟胸中关于文化传承的热望——
她三赴三江湿地,终是说服老萨满,将氏族传承的『创世神话鱼皮图腾』托上国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