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 第518章 绝笔

第518章 绝笔

太子顿时好奇起来。

照理说,御书房内的东西,谁敢偷?

根本没必要特意用这种方式上锁,还用上了一缕珍贵的天子龙气。

太子心念一动,书桌上的传国玉玺内飞出一缕紫金色的气息,融入小玉盒中。

很快,‘锁’被打开。

太子打开玉盒,里面没有放着什么了不得的宝贝,只是一张折迭起来的普通信纸。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这张信纸,打开一看。

抬头第一句写的是‘太子秦子恒亲启’。

“是父皇的字迹!”

太子立刻来了精神。

只是信纸上的字看上去‘虚弱无力’,应该是对方病重之后亲笔写下的。

只看完上面写的第一段话,太子就已经泪流满面,双手微微颤抖:

“朕膺天命御宇四十余载,今寿限将尽,龙驭归天。念祖宗基业托付在尔,特以肺腑之言诫之,望尔慎思笃行,勿负朕望。

朕自践祚以来,夙夜惕厉。压门阀,削权贵、集权中央。改兵制,兴讲武、推行明新变法。

建蓝巡阁,收拢江湖之力。

征讨北蛮,开疆扩土!

虽有中兴之志,远征西陆之心。

然先有西陆入侵,兵临城下。

又有清虚谋反,明省烽烟动地时,万民泣血之声犹在耳畔!

再有新天会之祸,诛杀启明再使国运动荡。

如今又有南境兵变,国家动乱不止,国力损耗不断。

如此功过相抵,何敢僭越庙号?

着中枢内阁拟‘仁宗’为号,只领仁德治国,宽厚御下之名即可.”

太子双手颤抖,泪流不止。

这封信的第一段,皇帝交待的是自己的身后名。

皇帝死后,最重要的不是谥号,因为给皇帝的谥号都是怎么好听怎么来,基本没什么参考意义。

真正能衡量一位皇帝功绩的,是他的庙号。

这是由后世子孙和朝廷大臣们共同决定的,以此来盖棺定论。

庙号制度刚开始,唯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后世子孙永世祭祀的君主才能拥有庙号,且只有“太”、“高”、“中”、“世”这四种庙号。

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世代祭祀曰“世”。

然后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加上“祖”或“宗”的称号。

有开拓之功者,可称‘祖’,否则只能称为‘宗’。 庙号一开始的要求太高了,后来大大小小的皇帝越来越多,于是对庙号的要求也随之降低。

于是就有了孝宗、宪宗、肃宗、宣宗等等次一级的庙号。

大蓝朝五百多年的基业,又是历史上第一个一统中原的帝国,庙号的标准自然极高。

除了开朝皇帝被称为‘太祖’,无可争议。

后世这么多代皇帝,没有一个够得上“太”、“高”、“中”、“世”这四个第一档次的庙号。

到了洪光这一代,明新变法对大蓝朝的改变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已经有了中兴之君的气象。

之后征讨北蛮,更是让北蛮十七族变成了十四族,深入蛮荒,占据了一片领土,为大蓝朝开疆扩土!

可以说,无论文治还是武功,洪光帝都是继太祖皇帝之后,大蓝朝最优秀的一位皇帝!

但他在位这四十九年,大蓝朝先后发生了太多的变故。

用他的话说,只能是‘功过相抵’。

太子感觉到悲痛的地方就在于,出于孝道,他肯定要尽量为自己的父皇争取一个更好的庙号。

如果只看洪光帝建立的那些功绩,就算当不了‘太宗’,至少也能争一争‘高宗’的庙号!

然而国家接连动荡,内乱、国力损耗。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太子强行要为自己父皇争一个第一档次的庙号,朝堂群臣会同意吗?能服人心吗?

但如果不争,皇帝和太子的个人形象以及后世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太子刚继位,洪光帝不想让他因为此事和群臣争执,留下隐患,故而主动留下书信,提及自己的庙号。

有了这封信,太子对群臣,对天下人,对后世人,就都可以交待的过去了。

平复了一下情绪,太子继续读信:

“尔自幼聪颖,然谨慎有余而果敢不足。虽能礼贤下士,仍缺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