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目光触碰到物品,开锁声在脑海轻响,往昔记忆便如洪流,奔涌而来。
他想要记住的东西太多,这是他给自己设下的连接记忆的外界锚点。
时常来看,时常回想,就不会淡忘。
因为他脑中还有许多记忆不能以物品的形式摆放,他要把自己独自回顾的精力用在那些记忆上。
此世的经历便用此世的方法铭记。
对于他而言,他想要留下的记忆是塑造他人格的基石,是他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他会想方设法地将这些过去做成“标本”,长久保存,让它们融入自己。
赵昌看向嬴政。
有些回忆他不准备告诉任何人,也不会在现实中留下任何线索。
但信任程度已经足够让他带他进入这一片地方。
不经允许就踏入的人,不会因为这种“阴差阳错”的意外而得到任何心灵的拉近,只会让他厌恶。
获得允许的人,走入这里也不意味着绝对的安稳。
他不需要他的赞同与附和,也不需要他的感同身受。
他只希望他聆听之后不要说出最差的答案。
最好不要有任何的否认、嘲讽、嘴硬、不屑……
如果有,即便是被他察觉到一丝暗藏的苗头,一切就到此为止。
他会继续一如往常地用从前的态度相处,他们之间积攒的感情仍然存在。
但上限会被他紧紧锁住,有生之年,不管之后再出现什么变化,都永远不会有解锁的一天。
容错率是前期才能拥有的东西,现在他已经走得太深,深到赵昌只愿意给出一次机会,错一步,就……
一直在说话的人终于停下,沉默之后,按理有聆听的人回应。
“……挺好的。”嬴政干涩地说。他觉得今天不应该走到这里,他认为自己应当理解儿子的美好感受,应当在这时候做出儿子会做出的反应。
用赞赏的语气感慨,说一些漂亮的共鸣的话,而后两人心灵共通一同缅怀,那会是最好的答案。
但是他做不到,他想不到优秀的回答,他给不出他想象中最完美的应答,他只能干巴巴地说“好”。
然后嬴政像是在解释自己这样贫瘠的回复,希望儿子热情地分享了大半天后别对自己的反应过于失望,道:“我没有。”
我没有你那样的,那么多那么多的美好回忆。
所以,我不是你最好的听众。
幸福只会与幸福共振,在共振中扩散成更大的幸福,而幽深黑暗的空谷却会吞噬回声。
面前的空谷在努力回应。
真糟,是另一个方向的最差的答案。赵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