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爹嬴政 > 第775章 好独裁一人

第775章 好独裁一人

快而富有活力。他在疯狂暗示。

赵昌也在复盘这个大工厂能干什么。

犁铧、锄头、镰刀、斧子、凿、锯子、齿轮、轴承、建筑连接件、铁锅、炉具……

相比起年产区区五万套装备,国内在民生上的缺口,用赵昌的标准来算——

是以千万来记。′比¨奇?中-雯?惘, .首′发′

数千万户家庭,他们都应当拥有自己的锄头、镰刀、铁锅……

但只以目前的生产力,哪怕除了铁锅什么都不造,赵昌算了算,一百年之后也许能勉强达成铁锅全覆盖的目标。

中途再制造其他的器具,想要实现内心的整体目标,少说也得三百年。

到那时差不多才算有资格去孕育出真正的星火。

赵昌想:据老妈说,这些钢铁制品维修比以前更快。

可惜现在还是缺精密的测量仪器,没有更好的耐火材料,化学工业发展得也不行,没法研发更复杂的设备。

他把过于遥远的视线再次收回,想:……我要知足,慢慢来。

耳边传来少府小老头荡漾的波浪号:“太子~”

“不行。”赵昌光速否决。

少府呆住:……我还没说出来呢,您真就会读心呗。

赵昌不用听就知道,他要说的话肯定是很上头地想大力生产全套武器,派兵出去浪一回,将周围都收入囊中。

秦国四周没有虎视眈眈的强者,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攻打它们的事情不用着急。

没有必要把新厂的生产力全都投入到武器中去,没有强敌在窥伺,不需要紧迫到这种程度。

秦国本身不缺兵器,强度本就是处在时代的前沿。只不过现在冒出了更好的而已。一年造个一两万套新武器就行了,慢慢淘汰替换,剩下的生产力当然是拿去造工具。

有更坚韧耐用的材料在,耕地会更轻松,造路修坝也可以更省力。

赵昌想:秦国不会缺武器。有开疆拓土的追求,所以永远都不可能让国家缺少武器。

但是那些农具、工具,我活一天就要多造一天。多造一天也许就能多几户人家改变生活,早一天改变生活。

区区几户罢了,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改变。

少府被秒拒,给自己掬一捧辛酸泪。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争取了,他知道争取也没用。

嘤嘤嘤,太子真的太独裁了。

他更知道其他大臣也都靠不住,默默将脸庞转向织妫的方向,想要试试请这个大佬劝劝她家孩子。

织妫扭头看风景:别看我,我看不见。

少府沉默,想: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虽然太子看上去很好说话,但有时候一点都不好说话。我习惯了。

赵昌就像刚才说出拒绝话语的人不是自己,另起一个话题闲聊,道:“今年东越的芋收成不错,我认为南越应当更加适合种植,也许还能一年两熟。”

“芋啊……”少府点头。他的职责范围很大,对于种植业方面也略微有所了解。

鲜芋的亩产量目前能达到优质粟、麦的四到五倍,把芋加工成干粮才会勉强缩水到与粟麦的亩产持平。

如果不是北方缺水,不适合种芋,恐怕治粟内史第一个上奏在全国推广:全给我种上,都吃芋头去。

可惜的是,在同一块地上多年连种会导致它的产量下降,因此要与其他农作物轮种恢复地力。

除却这一点,单是为了保证粮食品种的多样性、降低它对其余谷价的冲击,也要继续种植不同稻谷。

不能让存粮全都依赖同一种作物,省得在灾年的时候恰逢作物疫病,引发连锁饥荒。

但无论如何,在东越的试种出现结果后,赵昌心里的小算盘已经切实地开始规划南越。

那里的潮湿与温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年都没有霜期。

草地那个先不急,一个一个来,不能好好种地的都往后稍稍,我要先找地方多种点芋头。

赵昌想:这两年刚好再找借口多迁点楚氏族走,可以腾出很多地,还能……

继续激化矛盾。

任谁都没法看出短短几息他脑中就拐了许多弯。毕竟说出口的只有一句拒绝与一句南越。

项羽环臂,目不斜视,中气十足地轻描淡写:“我对越地很熟悉啊。”

明明只是和刘邦私聊,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声音竟然如此具有穿透力。

声压很强,连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