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地方,说:“王上将这里交与公子,用作养育小鸡。”
将闾还记得听到这句话时内心涌上的快乐。
纯粹的快乐,以及一个念头:父王真好啊。
回想起从前的感受,将闾也开始写,他没有用华丽而规整的词藻,而是平铺直叙:
“陛下慷慨,总是大方地向外给予丰厚的奖励。我幼时任性,但他愿意支持我那异于常人的爱好,为我提供了最开始用于养鸡的地点。
“我很感激他对我的宽容,如果没有他帮我划下众多地区,让我专心做这些不像公子该做的事,或许我也没法变成今天的模样。
“但在最开始时,即便有陛下的支持,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那时的养鸡场尚在咸阳宫内,小小一圈。我从房陵带回的鸡虽然少,生起病来却一点都不客气。”
将闾认真地写着自己和父皇少有的交集,神态放松下来。
写遇到的困难,再写克服困难后老父亲继续支持,强调一遍父皇的开明。
用这个模板,一直循环,写个不停。
从最初的一小块鸡窝,到后面逐渐扩大的养鸡场。
写自己对于饲料供应的改进;在驱虫与疾病防控方面做出的努力;筛选鸡种,尝试引入外地品种培育;设计孵化的装置,尝试进行人工孵化;更改原本的鸡舍,让它们更加通风;开发更易保存的农副产品,拓展远程贸易……
写着写着,将闾的答卷变得纯粹起来,出现了大段大段的专业知识。如果除去开头和中间某几句反复夸父皇开明慷慨的内容,根本就是:
《秦国养鸡方式改进史(将闾回忆版)》
将闾意识到问题,表情凝重,眼神逐渐锐利。
再看看题目:如何看待你的父皇。
不好。
好像写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