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算起来,他根本就是皇帝二号吧。虽然正常情况下太子就是继任者,但哪有上一任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干顶班的事情的?
到底是谁有毛病?
史福已经要麻爪了,粗想还只是觉得问题有点严重,再一细想将来大山崩掉之后的场景,这不是“有点”的程度了。
——后面居然还有一座大山拦着!
“他是守不住关中?还是他握不住军队?只要他活着……只论咸阳内,就没有多少秦人想要违背他的意愿。”
别说违背意愿了,这群狂热粉丝能把人捧起来,指哪打哪,嗷嗷地就又冲上来揍自己。
那秦王不就是白死了吗?他死了秦国都不崩,这和没死有什么差别啊?
哦,可能还是有点差别的。
因为换了一个“秦宗室的良心”上任,秦人凝聚力好像变得更强了,也许更能打。
“即便关外反声四起,即便义军攻来……”史福甚至能想象出那个秦太子放下身段去鼓舞人心士气高涨的场面。
说不定连起义军都会有人被他策反。
史福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预感,但他就是觉得这种事完全能发生。
他强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不能活着,在秦王死之前,他必须先死,不能让他即位。不然我想不到我们将来会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不能清扫掉真正的障碍,那么就是在做无用功。
必须想办法把人干掉才行。
“况且,以秦王对他的爱护程度,多年前都愿意为爱子执剑杀死刺客,恐怕现在只比从前更甚。如果想让他受到真正的打击,大约也只有这一种方法能够发挥奇效了。”
史福觉得秦王现在都快要“百毒不侵”了,根本找不到多少弱点。
众所周知的是他在意秦国,但是秦国不可能随便就烂透。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从活着的弱点下手。
这是一石二鸟啊!
不对,是一石数鸟。干一个,就能连带着影响许多个。
史福给出最后结果的设想,道:“培育多年的太子无法再去承担希望,会为此忧心的不只有秦王一人,秦国会因此进入混乱。对我们来说,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现在一想,杀一个太子,连锁反应大得可怕。
秦王肯定会发疯,秦国就此顺利崩溃。
还有朝堂上的大臣们,虽然不知道他们对秦太子有多深的感情,届时会有几个也跟着发疯……
但是失去一个可靠的下任君主,大部分人肯定会忧心忡忡,也没心思做事了,直接让咸阳半瘫痪。
哎,早该这么干了。
白白浪费这么多年的大好时光啊。
史福在心里感叹。
从前不将目标放在年轻人身上,大约是他们当时还没有缺德到那种地步,也没有走投无路到那种地步。如果不去报复正主,而直接盯上他的后代,这确实不是正经做法。所以之前也没考虑过。
但眼看着正主实在动不了,那就只能绕路走了。
“但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达成目的呢?”介实也承认这方法的好处,问道。
明确了核心目标,具体的执行措施却要再仔细考虑。
介实提出自己的忧虑,也是最大的障碍,道:“秦宗室对于刺杀一事,有先前的数次经历在,态度非常警戒,想要在重重保护之中找到机会,这并不容易。据我了解的情况,秦太子外出没有松懈过防护,他也不会私下单独接见陌生的外人。”
大概是某些人很能拉仇恨的缘故,这届秦宗室挨过太多次刺杀了,成功的有,不成功的也有。
既有登堂入室光明正大搞刺杀,也有山郊野外来一场突袭。
这丰富的被刺经历,无疑让君臣上下都在相关方面保持警惕。
只要稍有异常,他们的雷达就会嘀嘀嘀地响。
“严密的防护不能时时刻刻起效。即便他们有所戒备,只要我们想找机会,就一定能找到松懈的时候。”史福也不只是为了杀掉障碍。
“再怎么不会私下接触陌生外人,至少他也比秦王好接触得多,多接触几次,就总能找到空隙。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他时常来往的地方,也要清楚他最近在为什么忧心。”
急君之所急,忧君之所忧,对症下药。
根据刺客前辈们的失败经验,史福开始对行动方案进行改进。
想要直接杀,防得太严了,找不到机会,还容易失败。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