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意他,总不能超过在意我。您不用担心胡亥会因此对我生怨。”
嬴政:……
这都没破防?
让他当知心老爹聊出能够展现儿子内心的话语,太为难了。因此嬴政考虑的路线是嘴毒激怒法。
他想:让昌浅浅地怒一下,多观察他是用什么角度去看待……
但是嘴毒应该控制在什么程度,他还在尝试拿捏。
“你是先和他交流过,才做出决定的?”嬴政拖延话题,心里想着接下来要怎么刺激人。
要惹儿子生气,但不能惹过头不理自己,要气得刚刚好,让自己能把握住深度聊天的机会。
不然他总觉得没法从核心上解决问题。
最近儿子还是在一直坚持写总结,就没有停过。他自认为已经尽力去行动,却没有拿到多少变化反馈。
难搞,真难搞,但是好玩,真好玩。
老父亲在事业上的目标变得没有那么强烈,该灭的都灭掉了,接下来是长久的整治行动,要一点一点地磨掉不服。
对他来说,这是更无聊的苦工,不能带来多少征服的快感。
细水长流的打磨,哪里能有当年的捷报频传带劲啊?
为了给自己找乐子,他闲暇时会转移注意力,在研究家崽这件事上下点功夫。
并悄悄地给自己设定好各阶段的战略目标。
定完目标后,他整个人面对生活时更有动力了,那种克服困难不断向前的快乐又回来了。
“没有,我是做出决定,再去和他交流的。”赵昌已经发现问题了,“您很好奇我的想法吗。”
一句两句,今天问的内容很奇怪。
老父亲终究还是没有多少主导话疗的经验,在这方面比较生疏。
此话一出,嬴政立刻决定,从现在开始,少说话:“不是很好奇。”也就一点点吧。
根据他被话疗的经验,自己今天的行动要以失败告终,而且还有可能被聊出自己的真心话。
如果再想按原计划说下去,设想的情况恐怕会由“昌心情低落地向我倾诉”变成“我心情低落地向昌倾诉”。
聊着聊着就要稀里糊涂地偏离预设,变了一个结果。
失败就失败,吸取教训,下次再来。老父亲在心里总结经验。
“您想知道什么可以直接问我啊。”赵昌说。
至少这个时间点的选择是正确的。平常这时他已经在开启今日行动复盘,从习惯来看,正是内心防备松懈的时候。
嬴政说问就问:“你怎么还在写总结?你应该试着停一两次。每天哪里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非得要你写出总结来。我没有叫你不写,但你可以选一些不够重要的,停几次,慢慢来。”
你看,我这建议很好吧,特别贴心,还给你循序渐进放手的机会。
“我想写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我改不了的,它已经变得像我的原则一样了。”赵昌拒绝了。
嬴政想了很久该怎么让儿子生气,让自己可以借此来掌握更多情况,但现在反而又是他先生气:“怎么改不了,有什么改不了?你是不想改!”
我都这么努力了,你就不能配合我一下?你竟然一下都不愿意!
“对的。我会看到不好的结局,这是我的习惯,也是我的一部分,我不想改。您不用为此而愤怒。”赵昌举了另一个例子,“其实从康还没有出生开始,我就做好了他会夭折的准备。”
“……?”嬴政的气愤戛然而止,很快转变为浓郁的不理解。
不管是儿子平时对康的期待,还是在生活上关怀备至,以及认真地观察记录,思考讨论将来应该如何去培养……他没有见过这样精心的养育。
“你……”
你怎么能……这么割裂?一边深沉地爱他,一边又想象着失去他。
“正是因为看到最坏的结果,我才会对现在倍感珍惜。对他是这样,对您也是这样。”赵昌谈论自己时变得更为深入。
“您不用担忧我是因为觉得不够安全才这么做,我只是习惯这么做。即便将来您给予我足够的保证,我也仍然会去思考其他结局。就像我对康一样。”
不再是单纯地牵扯到自身,提及对康的态度,嬴政变成了旁观者,能够用更透彻的角度去剖析。
原来他是不用激怒的,想说的时候就水到渠成……
但是老父亲不想听这样的话。
“你真是和常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