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尹有那么坏。
项籍绞尽脑汁,尝试用出初阶安慰技能,道:“你其实没有那么自私……如果他让你去赴死的话,我觉得你就会去死啊。”
你看,这就不能叫自私。你愿意为别人牺牲,这怎么说都和自私沾不上边吧。
刘邦一惊,因为他“辨明对方目的”的技能竟然反馈回来“籍这是在安慰”。
发现居然是安慰,他心里极其生草:……说得很好,不要再说了!
有你这么安慰人的吗!
老刘戴上痛苦面具。对于一个很会讲话的人而言,身边有人的嘴太过分,会让他倍感折磨。
他习惯把握说话的尺度,有时候就会避免触及更敏感的话题,尽管某些话完全可以试着说,却还是会下意识地避过。
比如现在,李智其实觉得项籍说得没问题。他不仅认可结论,还开始就此进行深入分析与纠正,严谨地解释道:
“第一,他不会轻易让我赴死。
“第二,如果他让我赴死,那就是局势太恶劣,让他必须这么做,让他只能这么做。
“那时一定会有恢宏的、壮丽的场景,我会承担很重要的角色。我的死亡会很有趣、会很关键、会成为让所有人难以忘怀的片段。”
谈及理想的人生结局,李智没有回避,给出了当前心目中的判断标准:
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法,让我的死亡力挽狂澜,成为他将未来导入正轨的转折点。
“这会是我想做的事情。没有违背我的意愿。所以我会欣然接受。所以还是我自私。”
逻辑闭环了。
项籍想反驳但一时没找到反驳的角度,严肃点头,表情很认真,好像从里面领悟到一点奇怪的东西。
刘邦要挠头了:这样教小孩,不太对吧?到底谁有问题,我是正常人吗?
“但你还是不要学我。”李智又提醒说。
“为什么?”
刘邦正要欣慰这个人还是能意识到问题的,就听见李智道:“如果你总是学我,那你就不够特别了。”
老刘:……原来你不是觉得自己不对。
“公子说,即便我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我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他,就像他永远不可能成为我,而我现在这样就很好。”
这句话是赵昌参考了李智的思路写出的,所以李智不会误解,他的脑内逻辑能够很顺畅地替换出正确结果:
我追逐的是和我有一点像但又完全不同的人。如果他变成我,我会觉得不够有趣。如果我变成他,他会觉得不够有趣。
一个像我一样的公子,想一想就要失去继续交流的欲望了。
真是没意思,我还是少变点更好。
他对项籍道:“所以,我也觉得你现在就很好。”
有一点点自恋的项籍不禁信服地点头:“你说得对。”
这话可太对了,简直就是真理!是真理啊!
“你也真的很好。”李智没有冷落另一个人。
刘邦:……本人不需要这种端水好吗?
“我还是有些缺点的。”成熟的大人第一回被这么夸,心中完全赞同,表面上矜持谦虚起来了,但那个嘴角根本没落下,一看就开心得很。
刘邦知道自己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我是有点缺陷,但我就是不想改,我就是喜欢我这样。
旁人觉得我有缺点,但我觉得那不是缺点。
那是我。
项籍点完头又说:“但你刚才说的话,我认为有可以学的地方,这是我自己想要学的。所以我没有变。”
刘邦觉得小项这已经学到精髓了。
“那就学吧。”李智无所谓。
他又不是不让学。
“我自己也从公子身上偷偷学了很多。”
如果是以前,他刚才根本不会对刘邦端水。
项籍想到令尹对自我的不认可,又想到他对秦太子的推崇,问:“那他是无私的人吗?”
“是的。”
小项声音全是怀疑:“他居然会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不会。”
项籍奇了怪了。他觉得令尹脑子有问题。
你自己愿意无私地去牺牲,你却觉得这是自私。你说他根本不会为别人牺牲,你又觉得他是无私。
“那你认为什么是无私?”项籍脑子要转不过来了。
“就是他那样的。”
项籍的表情进入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