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远的淮阴来的。
“真的有啊?效率真高。”赵昌拆开看到开头。
程数说自己确实找到一个“韩信”,这个小朋友挺不错的,但他似乎不是韩王的亲戚。
在面对面聊过之后,他得到了韩母的否认。
程数结束见面,回去再次翻阅来自太子的文字。看来看去,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太子的书信中说最近韩王在培养宗室,书信中还说韩王不久前在找一个叫信的宗室分支……
把这种事告诉我,难道不是暗示我在辖区内找那个宗室吗?总不能是太子在和我说八卦吧?我们俩有这么亲近吗?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啊?
程数百思不得其解。
赵昌看着程数回信文字中的疑惑与试探,笑了下。
谁让韩安真的有个亲戚叫韩信。
只不过这个宗室韩信不是什么叼得不行的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旁支。
赵昌思索。原本他想着直接混淆一下小韩信的来历,但人家的母亲还活着,而且还说自己家祖上和韩宗室无关……
没关系,这些都不重要了。找到人就可以。
赵昌提笔再写回信,对程数的疑惑避而不谈:“……看到你的转述,那大约是个沉稳有趣的孩子,也很有孝心。可惜他们生活得不太好……”
所以,多关注一点吧,亲。
至于我的上一封信到底是为了什么写的,信中的八卦杂谈到底是什么含义,你猜。
他将回信交给鱼,由大管家派人传寄。
离开家中后,还没走多远,又遇到了不知道在做什么的蒙恬。
原本可以只颔首示意一下,各自擦肩而过的。但蒙恬见到他后,似乎想到了什么,表达了想要谈论的意愿。
赵昌不太明白,也没有拒绝。
对于这个算是年轻的将军,他心里有一丝说不清的歉意。蒙恬也是少有的,目前见过康仔相貌的外人。
在凯旋后,蒙恬先是跑去向王上坦坦荡荡又幽幽怨怨地做完述职报告,之后给小康同学送贺礼,然后被赵昌请进来见了一面。
这就是他们俩目前在咸阳的全部交集。
这次是第二次对话。
蒙恬斟酌道:“籍,他还在齐地没有回归,他在了解应该如何治理攻下的城池。”
他把项籍的话润色了一下。
“哦,怪不得呢。”赵昌脑里的事太多,一时都要把项羽忘了。
怪不得没看到项羽来问李智刘邦去哪了,原来是他根本就不在咸阳。
“是问智的情况吧。”
蒙恬心中略感诧异,点头:“是的。”
“他们感情深。”赵昌算是解释了一句,“智最近停在缑氏,还没有出三川……”
赵昌说着顿住,才道:“您只需要这样告诉他就好了。接下来如果还有变化,我会再转告您的。”
“好的。”
赵昌与人分别,眉头微皱。刚才说到李智的情况,他才感觉有哪里不对。这段时间太忙了,他没有分出多少心思去关注不在眼前的人。
现在一想,李智在缑氏待了那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新的来信?没说什么时候再启程,也没说接下来会去哪。
按照李智那废话程度,三川离咸阳不远,不趁这机会多絮叨两次,等距离再拉长,信件来往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不是吧……李智啊,不会出啥事了吧?那刘邦也不在吗?该写给我的信呢?他们一起栽了啊?
缑氏怎么了?藏着核弹吗?这么能炸?
赵昌在这上面多分了一些注意力,思考应该怎么确认那群人目前的状况,确认之后又该做什么准备。
他心中有各种事绊着,连接下来咸阳向外发出的正式诏书都完全没有关注。
对于更换帝号这件事,众人心中早有猜测,虽然惊讶,却纷纷认为是合理的。
合理也不妨碍他们兴奋啊,他们激情讨论着最近的热点话题:新鲜出炉的始皇帝。
讨论着讨论着……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
众人开始仔细回忆诏书末尾:“……我为始皇帝,后继者太子昌为承皇帝,传到三世、四世……”
不是,我们知道太子的地位很稳,但要不要稳到这种程度啊!为什么连他即位后的称呼都定好了啊!考虑得也太早了吧!
只要一想到大王,啊不,是皇帝陛下在和太子一本正经地商量“我死之后,你即位叫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