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业。而赵高对于外置钱包一向很和蔼。
当他向韩安委婉地表达想法时,韩安懵了。
什么?
为什么还要更多韩人到咸阳?
是房陵建到一半发现钱不够了,所以需要再抄几个家吗?
“……这件事啊,是我想了很久的。我觉得对您也有好处。”赵高语重心长,“现在韩人太少,连比赛的韩学子都找不到更多可靠的替代。”
韩安一听,也认真起来。
确实是这样不错,选拔是矮个里拔高个,队里能用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韩安甚至考虑过,将来要不要请外援。
划两个强劲有力的外国人进来,然后干爆项梁的小队。
赵高道:“如果资助更多韩人入学,那么……”
那么我就收获了钱,你也收获了人,这是两全其美啊。
韩安若有所思。
“再说了,您也可以用这来改变您身上存在的误解。”
一个大方对待韩人的韩安,少说也可以洗白两分吧,洗着洗着,他们就会忘了旧人的遭遇了。
这事不管用什么权衡,看上去都是利大于弊,韩安想了想,拍板决定,干了!
赵昌去见赵高,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好消息。
韩安想要向外发出寻找韩人学子的私人公告,公告内的各项资质要求正在核定中。
“很好,你控制一下吧,让这件事慢慢来。”赵昌道。
只要韩安想纳新,自己就能达到目的了。反正韩安名声不好,一时半会还不一定能有多少韩人愿意到他手上去。
整件事具体能持续多久,会不会起到作用,这些都不重要,自己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明面的借口而已。
以此为理由,剩下的就可以再操作一波了。
赵昌向远在淮阴的程数写了封信。
程数本来是个在咸阳苟着混日子的郎官,曾被他的表哥托付,前去试着说动将闾,希望将闾以后同意向外分封。
程数采取的话术就是“全封国都可以是三公子的养鸡场”,将闾听了大为心动,反手向哥哥告状。于是程某成功崭露头角,被二公子逮到开始薅羊毛。
在外派县官的过程中,程数被逼无奈,选择了淮水一带的平原地区,最后被赵昌丢去淮阴当官。
找人这件事,他不准备交给李智去做,淮阴太偏了,而且李智小队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说到底,赵昌现在只是出于给项羽上更多保险栓的目的才想要寻找韩信。他一不知道人的年龄,二不知道人的家境,连可能出没的地区都只是猜测,这么不确定的任务,还是交给更闲的人去做吧。
假如韩信已经出生,以程数说服人的能力,还搞定不了一个年轻人吗?只要能捞到人,把人骗来的其他理由可以继续花式编。
——
淮阴县。
程数一脸痛苦地读完来信。
我就知道,这一天还是来了,要加班了。
“唉……”他深深叹气。
为什么韩王在这里还有宗族亲戚?跑得真是够远的。韩王现在倒是知道要找回宗亲培养左膀右臂了,果然是被项氏打傻了吧。
话说……韩氏的信……是他吗?是不是有点小啊?
这得培养多少年才能见到成效?
算了不想了,不该想的事情不能多想,多想平白受累。程数咸鱼躺在榻上,清空脑中的思绪。
明天去信的家中看一看吧。
他认识的人里确实有一个叫韩信的。是个孩子。
那天,是平常的一天……
程数带着属官四处巡视,被里长接待,在田野中查看耕作的情况。
他刚来履职不久时,对这里的话还不熟悉。想到这事程数就来气。楚地的方言实在太多了,他在咸阳学的楚语根本用不上,来到这还得现学它的变种。
他在学楚语,底下的吏员则狂学秦语。互相折磨了一段时间后,程数才带着可以和本地人交流的语言技能,闲暇之余出门深入了解当地各项事宜。
一路上,里长热情地介绍:“……我们这里水好地好人也好,从来就没出过什么大坏事……”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阴,就是淮水南岸的城池。
淮阴在淮水下游,地处大平原的腹地,周围没有山陵,平坦开阔,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耕作条件相当优越。
适合种地就适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