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顺懵懵地就被李智带跑了。
凭借硬核的关系,出海难民被迅速接纳,并向这些“远离咸阳很久的山中人”讲述这段时间里咸阳的变化。
“咸阳……它……”朱欢回忆了半天,没觉得有多少大变化。
身处漩涡中的人,总是认为身边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何况他本身也不怎么关注外事。
“大王让你们出海,是为了什么呢?”李智便开始引导提问,他不记得有这国家项目,“哎,还好你们没跑多远。再往南去,那里的越人就不认我们了。”
如果到更南的地方上岸,再被那里的越人捡到就不是这种优厚待遇,不可能好吃好喝地供着,又帮忙联系相关人士。
大概会死得很惨吧,像是什么见面杀之类的。
项籍现在有点看不下去了。他觉得令尹果然很会装,私底下某人都是称“秦王”的,不过好歹秦王的待遇比熊升好一点。
朱欢像找到了一根线头,兴奋道:“我们出海是为了练习,将来要看地球是否存在。”
他的私人目的确实是这些,也不算骗人。但他现在知道出航还有别的目的在,在咸阳没有正式向外公布之前,他不愿意将更多的事情告知刚一见面的陌生人。
之前向李智交代的内容对他来说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现在也是。
“如果要说咸阳的变化,逐和很多人在测算天时,哦,还有一个大大的天球仪,以后你们回去,一定要去看一看它……咸阳,咸阳最近还流行小陶塑……就是这样巴掌大的……因为大王……”
因为秦王终于被大家确认了他的手办收集癖好。
其实本来就有不少公卿知道:自家大王喜欢在案上放个小摆件。
他们前些年偶尔被召去见面时能瞥到两眼。看不太清正面,但能确认有摆件存在。
而且这摆件还是会更换的,公卿私底下聊到类似话题后也能确认这一点。
现在只是知道这件事的人更多了。由于找到了一个好的手办师傅,某人根本忍不住做新手办的要求,越做越多,越收藏越想要。
案上常驻的手办变成了两个、三个……更换频次也变成了起码一天一次……被关注到的概率直线提升,缓慢酝酿之下,在案上放小陶塑渐渐成了咸阳的大流行趋势。
他们放的陶塑不局限于人形,有的放个小猫小狗小牛小羊,有的放个花花草草,或是几个励志的字……
秦王发现这种大流行,也完全不带遮掩的,直接豪迈地摊牌:那是我家昌哈哈哈哈!
赵昌:根本没有人问过你吧!
众:……怎么说呢,好像大王为太子做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而且,用塑像记录儿子的成长时刻,这简直是天才!
众人一点异议都没有,接受得很快,且有不少人觉得可以给自己家孩子也整一套。
“因为大王关爱太子。”朱欢说出流行的理由。
李智竖起耳朵:“细说细说。”
他们听了一堆秦王的爱。
项籍听完面色复杂:“秦太子……”感觉他身边的变态不少啊……
他这样想的时候,眼神悄悄落在令尹身上。
不是他故意骂谁,项籍是真的觉得这谁的某些操作有点异于常人。
李智此刻单方面和秦王有一瞬间的惺惺相惜:“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好办法!但我如果做他的陶塑,秦王会生气吧?不,如果是我向公子要来一尊塑像,这就不会有问题了。”
项籍:不!问题很大啊!哪里有向本人要这些东西的啊!
“啊哈哈。”刘邦被说话的人和沉默但微表情过于丰富的人逗到不行,“去了咸阳,一定还有更多趣事吧。”
“你也要离开吗?”项籍疑惑。
越地这里暂时还不能完全放手。
在项籍心里,假如出山,他自己肯定是要走的,至少去咸阳见叔父一面。
上次项荣留下一句项梁在咸阳的消息,不论如何,他都该去一次。
令尹大概也要回去一次。这样的话,能够留下抓进度的小头领就只有一个人了。
“我啊……”刘邦没说别的,“……我不能走吗?”
他的目光是看向李智的。
“您当然可以随心行动。”
项籍不知道他们俩在打什么哑谜,只看到之后那老翁在笑说:“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咸阳,这次有靠山,一定可以好好玩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