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就像是一个人形机器人,无论是智力还是专注度,都超出了常人的认知范围。
许多教授纷纷开始研究顾渊的草稿。
看着上面由浅入深的知识,从简单的理论到后面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新概念,
教授们的面部表情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当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顾渊就会在旁边耐心解释。
“顾渊教授,你的人造植物栽培理论,可是涉及到了植物学的领域啊。”
“没想到顾渊教授居然如此博学多才?”
“这天气操控技术,居然是运用电能的互动,就能让人类自由操控天气的变化,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些理论要是在科学界问世,足以震惊全世界啊。”
顾渊的研究成果,每一条都堪称重磅消息,
顾渊简直就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与之一比,众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因此,对于顾渊的话,众人基本上都是言听计从。
跟着顾渊那超前的思路前进,也是国家目前的意愿。
而顾渊所研发出来的主要成果,并非是改善之前被污染的土地和整体环境,
而是尽可能地延缓环境继续恶化的速度。
为人类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探寻让蓝星开启“流浪计划”的可能性。
就这样,顾渊研发出来的几项改善和延缓环境的技术,立刻被科研基地投入研发。
历经数月的潜心研发与全面部署,相关技术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
当世界各国得知东大又取得了新的科研突破时,纷纷向东大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与此同时,顾渊所提出的“流浪计划”也正式提交给了高层。
不出所料,高层迅速批准了顾渊的提案。
毕竟,蓝星当前的状况已是不争的事实,各国都深知,蓝星终将迎来承载极限的那一天。
数百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确实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这一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后果。
对环境的肆意破坏,让蓝星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而这一天的到来,不过是比预期更早了一些而已。
“流浪计划”顺利获批后,全球数百个国家纷纷派出精英人才,共同组成了一个顶尖的科研团队。
他们的目标是研发出一套能够为地球提供动力的助推机甲系统。
顾渊作为这一行动的总指挥,肩负着领导整个团队推进“流浪计划”部署与发展的重任。
团队成员数量超过数千人,他们来自全球各地,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精英。
可以说,他们是人类中最杰出的一群人。而东大的科研团队则直接隶属于顾渊麾下,所有命令和成果都直接向顾渊汇报。
在顾渊的科技成果问世后,蓝星的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尽管无法完全阻止环境恶化的趋势,但至少能够确保人类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生存和居住。
沙尘暴和全球变暖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频率也大幅降低。
一时间,全人类似乎又恢复了短暂的平静生活。
然而,天网那边的情况却愈发糟糕。
当初,达努斯在战败后,不惜以牺牲自己种族舰队为代价,才换取了逃跑的机会。
后来,他狼狈地逃回了天网母星,导致整个天网都元气大伤。
这一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宇宙。
而达努斯心中的仇恨,也在悄然酝酿着。
时光荏苒,转眼间半年过去了。
在这半年里,顾渊团队研发的“流浪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初步设想是将蓝星作为一个巨大的载体,通过驱动整个蓝星,将人类带入宇宙进行航行。
然而,一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如今,蓝星上原本已被控制的环境再度恶化起来。
由于残留黑雾的不断侵蚀,地面环境变得愈发恶劣。
极端天气在世界各地肆虐,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顾渊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团队召开了紧急会议。
“情况比我想象中来得还要快啊。”
顾渊微微叹了口气。
虽然他早就知道,技术无法完全遏制环境恶化的大趋势,但也没想到会在短短半年内就陷入如此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