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孙师傅,烦请从新军里面挑选一批精锐,做好支援毛文龙的准备,挑选好之后,就用大船运到皮岛去,皮岛那边离镇江堡近,如果需要支援,也可以及时调配……”杨改革又说到。
“臣遵旨……”孙承宗答应道。
“另外,兵部,要做好此次战功的统计,以及抚恤,这些,尽快派人过去,做好了统计和辨认,朕这边也才好放赏格,放抚恤,烧埋银之类的,这次,朕要从速,不要等到仗打完了才去办这事,朕要一边打仗,一边统计,一边发放赏格,一边善后,朕要看看,到底是东虏的人头多,还是朕的银子多……”杨改革又吩咐道。
“臣领旨……”兵部尚书刘延元朗声答应道。
“户部……,户部……,户部……”杨改革疑惑了半天,不知道该给户部指派一个什么工作,这户部就是一个坑爹的部,本身是个穷光蛋,一分钱都拿不出,现在叫他出赏格也不行,让他出钱粮也不行,真的是坑爹了,要不是是毕自严在当尚书,杨改革怕都不会留下户部再这里商量事情。
毕自严很尴尬的看着皇帝,皇帝“户部”了半天也没说出点什么,一想到自己户部一分钱没有,不能给皇帝分一丝忧,毕自严就觉得尴尬。
“户部要做好本职工作,尽快的把今年加收的田赋收上来,如今很多地方都要用钱,现在镇江堡又要大战,银钱吃紧……”杨改革户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于是,把和此次镇江堡有着十万八千里距离的事扯出来说一说。
“臣遵旨……”毕自严尴尬得很,低头答道,没脸见皇帝。
东江镇的开销都是走的内帑,这次打仗,增援的物资,也是内帑出的钱,大部分的银钱和物资不需要走户部的手,户部在这场大战里面的作用几乎没有。
(未完待续)
“镇江堡……”
杨改革问清了大炮的情况,转而围在沙盘前面,细细的观察镇江堡的地形。
“镇江堡东面的大虫江如今还能行船吗?朕的意思是战舰能进去吗?”杨改革看了半天的地形,问道。
“回陛下,大虫江九月,十月仍有小汛,是可以行船的,过了这两月,汛期则要到明年三四月去了……,那大虫江也算是条大河,即便无汛的时候,水面也较宽,行稍大一些的战舰是没有问题的……”孙承宗回答道,这些天对镇江堡做了无数的模拟,这些东西倒是记得很清楚。
“哦,那就好,朕要派战舰进去……”杨改革说到。
“陛下,毛文龙那里也是有水师……”孙承宗提醒道。
“毛文龙那里的水师?不,他那个水师怕没有装备几门炮,进去了也没什么大用,除了运东西,运人,起不了什么用,朕先前派人在南方招募了不少夷人战舰,最近怕就要有消息了,那夷人的战舰火炮数量众多,打得又准,如果乘着汛期,开进到镇江堡去,依仗着火炮犀利,或许,会给毛文龙不少帮助……”杨改革想了半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可是说派夷人战舰进去?”孙承宗惊讶的看着问道,皇帝的这个主意实在是新鲜,孙承宗明显感觉到有很多的不妥。
“对,朕打算派夷人的战舰上去,就是不知道船能不能上去……”杨改革说道,虽然是这样说,不过,确实有点心虚,不确定那大虫江能不能开战舰,特别是老外的战舰。
孙承宗立刻来到沙盘边,细细的查看,半响才道:“回陛下,那镇江堡靠着大虫江,往下游不远就和鸭绿江汇流,不远处就是出海口,走大船或许有些难,但是稍小一些的战舰应该是没问题的,特别是平底的沙船,则肯定可以走的,不过要走夷人的战舰……,那夷人的战舰多尖底,适合出海作战,在内河,则未必能行,这……,臣真的就不敢保证了……”孙承宗想了想,回答道。
杨改革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说的,道:“哦,那就是说,最好还是走平底的沙船?不能走夷人的战舰?”杨改革有点遗憾的问道。
孙承宗想了想,道:“回陛下,这镇江堡靠近出海口,水也还算可以,臣能保证的就是行走平底沙船,最好是蜈蚣船战舰,蜈蚣船有数只浆,在这种水域行走倒是轻松自如得很,但是夷人的战舰,这个,真的……”孙承宗真的给皇帝的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给“镇”住了,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孙承宗一时也不敢给一个肯定的说法。
“哦……”杨改革有点遗憾了,又道:“那汛期呢?所以朕问汛期,如果是汛期,能不能借着汛期高水位,勉强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