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开启扭转历史之门

第二百二十六章 开启扭转历史之门

宫殿和他的权利,十分的相配。

步辇和平时一样的稳,很快的把杨改革送到了文华殿。

刚刚进门,就是大臣们跪拜的声音,杨改革径直的走到龙椅前,才道了声:“都起来吧。”

声势浩大的谢恩,远比平时那点人来的响亮。

杨改革看了看,今天来的人比以前多得多,出现了许多新面孔,而且还都站在前面。自己最近认熟的一些面孔,居然都站在靠后的位置,难道这些,就是所谓的勋贵,清贵?

杨改革没有时间考虑今天这些“新人”是什么来头。直接就说到:“诸位卿家,今天不是朝会的曰子,把大家召集来,是有很重大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是什么事了吧。”

皇帝的话大家都听到了,也都明白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今天的核心事件,就是落实谁去当移民钦差,这可是崇祯朝第一肥差。

“……今天这件事,事关我大明朝未来数年的朝政,也关系到我大明朝的未来,所以,今天所议之事,诸位首先需把自己的观点放在为我大明的数百年基业来考虑上,思考事情,也需要把高度,放在关系到我大明朝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我希望诸位议事的时候,都谨记这一点……”杨改革一个人先把警告说在了前面,免得到时候出现那种抱团,党争,诬陷等等事情的发生,这事先打一下防御针,很有必要。

“臣等遵旨。”群臣以浩大,响亮的声音回答。

“很好,诸位卿家能明白就好,朕就不再罗嗦,徐师傅可在?”

“臣在。”徐光启站了了出来。

“把这个移民赈灾的计划说一说,听完徐师傅说话之前,请大家不要插嘴,明白吗?”杨改革准备请个主讲上来。

“臣等明白。”众臣又一口音答应道。

“徐师傅,开始吧。”

徐光启估计没怎么睡好,看上去,有点疲惫,不过,说话却很沉稳,洪亮。

“……臣的移民、赈灾之策,一共分为迁移,赈济,招募,以工代赈,……”徐光启开始讲他的移民计划。

文华殿里,很安静,除了徐光启的声音。徐光启一个人用洪亮的声音大声的宣读自己的赈灾计划。众人摒住呼吸,仔细的听徐光启的讲解。

从动员国子监的监生开始到组建司农司,组建给地的司农局,然后招募、组织各地欠收的灾民有计划,有规模的转移,或者协助转移;同时讲解如何调集转运江南的粮食到陕西,河南等受灾之地;同时讲解为什么只在沿河设立赈灾点,不把粮食如平时赈灾那样送到各州县;讲解灾民只需要沿着任何一条河流往下走,就可以找到赈济点的好处;讲解可以利用运粮食的船,把人接到南方去,然后讲解如何在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里围湖造田;最后,还讲了可能需要动用当地各卫所驻军,保证移民安全,最后,还把这灌於田的事,也列入其中……这一讲下来,时间花得相当的长,具体的细节,不少也有列在其中,不少人听到半途,按捺不住,都准备开口说话,奈何皇帝有言在先,听完了再问,只得忍耐下来,耐心的等徐光启说完。

徐光启把自己的赈灾计划,逐条的宣读,待读完最后一个字,整个文华殿里,异常的安静。凭心而论,徐光启的这个赈灾方略,很多人都是出自内心的赞赏,对徐光启本人,更是佩服。尽管很多人事先都听过一部分,但是如今再听,仍然觉得规模庞大,不同凡响,很多原本打算在赈灾钦差这个肥差上争一争的人,都打消了这个念头,光是听如此庞大的计划,就已经非常的吃力了,还要组织,管理数百万人移民,管理他们的吃喝拉撒,把他们安置得好好的,这种事,对人的能力,是个考验,有的人觉得,这种事,实在是太费力了。

不过,也有的人觉得这更加要争一争,这移民百万,等于是活命无数的功德、政绩,必定是流芳百世的大好机会,更不会放过,更加准备好好的争一争。

有的人则只看到了无数的银子漫天的飞,上千万两的银子从手中过,这种诱惑,实在是相当的大,只可惜,皇帝把这件事,搞得太急了点,很多需要串联的人来不及串联起来,否则,必定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

杨改革对这移民工程,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谱,今天又听徐光启系统的说了一遍,心中对这移民工作,更加了解,可以说,如果自己不是是皇帝,自己也许会亲自去干这件事。

“好了,徐师傅的赈灾方略都念完了,大家有什么要问的,有什么要说的,一个一个的来问,一个个的来说,疑问都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