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金走到自己弄折的竹子旁,把两根绿油油的竹子捡起,拿在手里,得意地看向端木易,意思是,你这老头,看看我有多聪明。_小_说*宅· `追¢最.新?章′节¨
年轻人,在面对老年人时,总觉得老年人身体弱弱的,看上去呆呆的,就放松警惕。他们哪知道,人老了,这只不过是生理常态而已,他们什么风雨没见过?老年人聪明着呢!
还一苇渡江?两根竹子就一苇渡江了?真当端木易没吃过没见过?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有一招名为达摩渡江,也叫一苇渡江、一线穿,为轻功的一种,乃是蹬萍渡水、踏雪无痕的上层武功。该武功把柔软之物放于水面,人行其上,如履平地。
菩提达摩,中国佛教的禅宗初祖,也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达摩,遵照师命,来震旦,也就是中国传法,他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觐见了梁武帝萧衍。,?·比@奇o?中~文ˉ网¥t- ;?免2£费¨@阅*?读?¥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话不投机,达摩便不辞而别,渡江北上奔魏都洛阳而去。
梁武帝自诩建寺、写经、度僧等有为功德,而达摩认为,此乃“人天小果,非真功德”,主张“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悟道境界。
达摩行至长江边,见江阔浪急、无船可渡,遇一老妪携芦苇捆坐于岸边。
达摩恭敬施礼求苇:“请赐一苇渡我过江。”
老妪默然抽出一根芦苇相赠,达摩将芦苇投于江面,踏苇而行,飘然渡江。
达摩渡江时,北魏高僧神光正于金陵讲经,因听众人言达摩身份,急追至江边。神光见老妪身旁芦苇,未行礼即抢走一捆跳入江中,反被浪掀翻。
老妪点化道:“达摩以礼化取,故渡之;汝无礼强夺,无缘相助。”
神光道歉后,老妪消失,芦苇荡回岸边。′2*c′y/x~s\w/.?o`r*g_神光登苇过江,自叹不如达摩,终拜达摩为师。
神光就是后来的禅宗二祖慧可。
达摩渡江后,曾驻锡江北定山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浦口,留有达摩岩、宴坐石等遗迹,后至嵩山少林寺五乳峰山洞面壁九年,创壁观禅法,强调“藉教悟宗,舍妄归真”。
达摩收神光为徒后,传《楞伽经》及衣钵,奠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其临终预言“一花开五叶”,禅宗终成汉传佛教主流。
正是:“一苇渡长江修持九载;两山藏古寺参拜十方。”
上面就是达摩祖师东来,一苇渡江的故事。这钱金弄两根竹子就敢冒充一苇渡江,真是脸都不要了。
端木易假装诚惶诚恐道:“看来我这口棺材里的金银珠宝要易主了!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哼哼,老头,现在后悔也晚了!你上酒池那边,咱们开始吧!”钱金走到酒池边上,把一根竹子往水中一丢,“阎王叫你三更死,谁人敢留你到五更?这都是你自找的!”
端木易缓缓起身,向酒池另一侧走去。
俩人聊了这么久,端木易屁股都没挪地方,说明什么?说明,端木易根本就没把钱金放在眼里,这要是换一个人,早就紧张得站起来了。
钱金要是个聪明人,那绝对能从端木易的行动中看出,这个老头不是等闲之辈。然而,钱金却认为,端木易这个老头不起身是因为腿脚不利索。
“快点,老头!”钱金喊道,“你就是再怎么拖延也没用了,不如最后再看看这美丽人间!”
“请吧。”端木易咳嗽了两声。
“用不用我让你几丈?”钱金手中已经握好另一根竹子了,“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
“你说开始吧。”
端木易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声音清晰地传进了钱金的耳朵里。
钱金虽然心中一惊,但已来不及多想,大声喊道:“开始!”
钱金双脚一前一后,踏在竹上,手中那根则用双手横握于中部,上下有节奏地划起水来。
再看端木易,纹丝未动。
钱金一门心思都放在赢上,哪顾得此刻端木易在干吗?这老头,想必是腿脚真不灵活,动不了才好呢!
钱金在距离酒池中的棺材还有两丈远时,便急不可耐地脚尖一用力,手中竹子往酒池底那么一撑,如跳高运动员一般,飞进了棺材。
不长不短,棺材正好能把钱金装下。
也巧了,这口棺材本来是关着的,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在钱金即将进去那一刻打开了,待钱金刚一躺下,便又立刻合了上去。
瓮中捉鳖这个成语,指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