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元军士卒被撵到了府衙门口,街道左右两边是包抄来的一百多名火枪兵,和一门轻型榴弹炮。
面对上百个黑洞洞的枪口,余阙自知大势已去,不愿投降受辱,深深的叹了口气,横剑自刎于府衙门前,在尸体倒下的那一刻,其余元军见状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九江宣告收复!
而余阙的侄女婿李宗可,眼见圣武军巷战攻势凌厉,实在是打不过,被逼无奈,只能召集残余元军士卒,从围三阙一的西门突围出城,结果被早已等在西门外的120师督师殷从道,率领两个团的主力步兵,还有一个营的火枪兵穷追不舍。0!`0^小??说°??网`§ \2追±%最±*>新°&章?a/节D?
殷从道率领一万人,追着李宗可的六千多残兵败将足足跑了一天一夜,往西狂追六十里,一直追到西面的瑞昌城下,瑞昌元军守将见状,根本就不敢开城门,生怕这里面有诈,怀疑李宗可的溃兵是圣武军假冒的。
瑞昌不开城门,这可就苦了李宗可,他们本就兵败,又被撵了一路,早就士气崩溃,力气全无,这下不得不在己方城池之下,面对圣武军上万人的疯狂剿杀,最终李宗可被那一个营的火枪兵当场打成筛子,其余九江来的元军溃兵也全部在城下向殷从道投降。
瑞昌的元军就站在城头上,亲眼看到了己方友军被圣武军残酷剿杀的一幕,顿时士气大跌,军心动摇。
再加上有城内细作散布谣言,打击元军士气,就在殷从道站在城下劝降的时候,瑞昌的细作还趁机在城里放起火来,顿时引得城内一片大乱,瑞昌守将见状,知道守城已是不可能的事情,最终在殷从道的招降下,很识相的选择了开门献城,瑞昌也宣告收复。
与此同时,徐达也不负众望,带着47军组成的三万人的偏师,于九月初三攻破星子县,打下了这个鄱阳湖沿岸的战略要点,留下几百个辅兵守城,继续挥师西进,向着德安、建昌(永修)、靖安、奉新等地扫荡而去。
廖永安在打下九江后,留下秦从龙这个江西行省右布政使主持大局,自己则是和手下两个督师殷从道、金朝兴,重新集结起35军的主力,和刚打下蕲春的缪大亨第四集团军会师后,再次汇聚起九万多大军,浩浩荡荡的挥师向西面的武昌杀了过去,准备迎战武汉(武昌、汉阳)地区杨通贯手下的苗军主力。
只留下徐达的47军,继续扫荡、招降赣北的元军残余势力。
与此同时,南路的常遇春和廖永坚也取得了进展。
廖永坚和王志远的第十集团军,从衢州出发直扑上饶,他们最南面这一路基本没遇到元军的主力,而且信州路曾经还是彭莹玉的大本营,这里隐藏了不少徐宋残部,在圣武军的高歌猛进和檄文感召下,不少徐宋残部从山林湖沼中跑出来,主动向廖永坚部投靠,他们这一路不仅没多大损失,反而兵力还越打越多了起来。
常遇春和邓顺兴的第九集团军,嗯,也不能说不顺利,应该说他们是唯一一路,碰上了敢于野战的元军主力的。
第九集团军从鄱阳湖东面的湖口和婺源出发,分两路直扑饶州路首府鄱阳(波阳),沿途也有不少徐宋残部跑出来投奔,攻打鄱阳还算顺利,只是在随后向余干进兵的时候,和江西的元军主力遭遇了。
余干位于鄱阳湖的最南端,是南昌东面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这里守不住,那圣武军就能直接兵临南昌城下了,元廷的江西行省平章星吉,可不想缩在南昌城里打什么城池保卫战,于是他火速纠集了江西元军主力,前出至余干迎战常遇春。
元军这边统军的将领,有江西行省平章星吉的心腹爱将,王惟恭,领兵五千,之前跟着星吉打过宿松,是领教过圣武军厉害的,还见识过雷池的那座棱堡。
有将领福童,此人是余阙的外甥,同样领兵五千;有民团义军元帅胡伯颜,领兵一万,当然这也不算主力,真正让他们敢于对常遇春正面野外迎战的,是董抟霄和董昂霄这兄弟俩率领的三万江浙元军。
去年七月,就是这兄弟俩率领的江浙元军,在杭州击败了彭莹玉的东路军主力,又一路撵着彭莹玉追杀上千里,一直从杭州追到江西,最终将彭莹玉杀死。
且后续又参与了围剿袁州路的欧普祥,和徐宋在宜春反复拉锯了大半年,直到今年才彻底把欧普祥打的全军覆没的,江浙元军的百战之师。
董抟霄为主将,董昂霄为副将,两兄弟领兵三万;王惟恭为左副将军,和福童一起领兵一万,胡伯颜为右副将军,同样领兵一万,江西元军主力一共五万大军,主动跑去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