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收钱呢?
“这种通货紧缩的情况从何时开始改变的呢?我觉得大概是从前宋,前宋每年铸造大量铜钱,商品贸易发达,后来又出现了交子纸钞这种东西,初时只是民间商贾自发使用,到后来被朝廷接手。
“而这对于财政永远不够用的朝廷来说,刚出现的纸钞就好似一剂能解渴的毒药,情不自禁的就会超发,而从未见过纸钞的他们又不懂其中的经济原理,滥发纸币的结果就是导致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而真正有价值的货物并没跟着增多,这就会导致纸钞贬值,商品涨价,从而导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通货膨胀。
“如果只是轻度的通货膨胀,也不完全是坏事,百姓手中的钱逐渐缓慢的贬值,会使他们不敢储蓄,从而大量消费,反而会促进商贸繁荣,但如果一下子放出大量的货币,而商品又没有增加,就会导致恶劣的通货膨胀,这就完全没有好处了,只会导致国家的经济崩溃。
“没错,我说的就是暴元的开河变钞。”
鲁锦把重点都写在黑板上,众人则是围着几张八仙桌唰唰唰的抄着笔记,等抄完了笔记,负责印钞的刘璋才说道,“所以今后我们发钞,就要根据社会上的物价来判断是否有通货膨胀,如果物价升高了,我们就减少发钞数量?”
“不。”鲁锦当即摇了摇头,“物价升高或降低,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简单来说就是,物以稀为贵,当货物数量减少,不足以满足百姓需求的时候,它自然就会涨价。
“而货物数量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棉花,也许今年的主要产棉区遭灾了,棉花大量减产,价格自然就会升高,也可能是棉花没有减产,而是某处河道或道路断了,导致运输停滞,棉花被卡在某个地方,短时间内无法运到需要它的地方,那么该区域内就会形成短期的物资紧缺,也会导致物价上升,同样的,奸商囤积居奇也会导致物价上升。”
刘璋闻言顿时皱眉道,“那我们该怎么判断究竟有没有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呢?”
鲁锦再次解释道,“当然是看物价,不过不是看某一种商品的物价,而是整个社会上各类商品的物价,衣食住行,各种材料。
“而且我刚刚说过,单一区域内会受到各种影响,可能无法反映出正常的真实物价,那该怎么办?这其实是个数学统计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全国各地收集数据,对比各地相同品类的物价。
“而且只对比各地当年的物价也不行,你还要每年坚持收集统计数据,对比往年和今年的物价差距,如果出现了差距,你还要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是否跟货币发行数量有关。
“我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是战乱时期,物价肯定要比正常情况下略高,假设一匹棉布是200文吧,那等到天下统一的承平年月,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恢复生产,棉布肯定会降到150文一匹的正常价格。
“但是又过了两三年,你发现一匹棉布变成50文一匹了,甚至30文一匹,你如何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棉布大幅度降价?”
“这,怎么可能?”刘璋想都没想的说了一句,不过想到鲁锦只是打个比方,于是又分析道。“如果棉布一下降价三四成,按照物以稀为贵的理论,要么棉布的产出数量极大的增加了,要么是社会上的货币少了,货币比以前更值钱了,这样物价才会降低。
“但按照大帅说的,还要对比其他商品的物价,比如粮食,如果粮食价格和往年一样,还是那么多,只有棉布大幅降价,那就不是货币多寡的问题,只可能是棉布变多了。”
啪啪啪,鲁锦当即鼓掌赞道,“没错,这就是综合分析,不仅要对比同一种类商品各地和往年的物价,还要综合对比其他常用品的物价,才可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刘璋则又说道,“那这调查各地物价和统计的活可不轻松,朝廷岂不是还要专设一个衙门来做这件事?”
鲁锦当即说道,“如果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的经济发展,让朝廷对民间的经济活动有个清晰的认识,那的确该设这么一个衙门,就叫国家统计局,放到政务院直属那种,位比九卿,然后在各省派驻统计分局衙门,当然这只是个设想,具体怎么搞,我们还可以再讨论。
“另外这个统计局不应该只统计物价,如果只是为了调查物价,让地方官或派驻各地的巡按御史抽空逛逛街,写一份报告递上来就行,没必要增设一个衙门,反而增加冗官冗员。
“因此如果一定要设统计局,就应该统计的更详细些,除了各地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