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是他一开始就定下了目标‘直抵幽燕之地’,反元北伐很正常,但他却拿北伐当政治口号。
也就是说,他们只要打出这个口号,就必须不停的跟元朝死磕,基本没有发育的时间。
想停下来发育,那也是不行的,因为你政治口号就是北伐,你不北伐了我还跟你混什么?老子参加你的义军就是为了跟你北伐的。
而鲁锦的口号,他只提出反暴元,怎么反,我打江南也是反元,北伐我当然也要北伐,但什么时候去我可没说。
空话的好处,就是做事可以比较灵活,不用受政治口号的绑架。李善长觉得,帮鲁锦想出这个口号的人也是个人才,一会等进去一定要见见这个高人。
元帅府,后院。
鲁锦正在指导工匠改进织机,毕竟粮食都收了,总欠着人家的机器也不是个事。
当他听到侍卫汇报,说有个叫李善长的来自荐时,脸上顿时就浮现出玩味的笑。
历史上李善长是朱元璋拿下定远时,主动去投奔的,没想到这次他还没打过去呢,李善长倒是先来了。
这可是朱元璋评价‘馈饷之功,远胜萧何’的人物,从没让前线缺过粮草,最后死的却很扯淡。
李善长都退休回家养老了,朱元璋却说他知道胡惟庸造反,知情不报,恰巧钦天监的星官说星象有变,可能会有重臣陨落,朱元璋为了‘应星象’,就把已经退休回家养老的李善长给杀了.
鲁锦是实在想不通,一个退休回家养老的老头还有什么威胁?
而且李善长死后,朝中还有人给朱元璋上奏疏,说李善长是冤枉的,陛下你想想,他活着的时候封公,死后封王,身为宰相,位极人臣,儿子还娶了公主,成了皇亲国戚。
他都已经得到除了皇帝外的顶级荣耀了,你说他帮胡惟庸谋反,那胡惟庸又能给他什么好处呢?难道胡惟庸当了皇帝能给李善长的更多吗?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他放弃现在的身份帮胡惟庸造反呢?
有趣的是,朱元璋收到这封奏疏后,既没回信,又没处罚这人,这态度就很让人玩味。
一想到李善长跑来自荐,鲁锦就想笑,这人能力是十分出众的,虽然也有些小缺点,但人无完人嘛,不过能不能收服此人,还得看鲁锦的表现,于是他决定装一装。
“叫他进来。”
“是。”
不到片刻,李善长就被领了进来,鲁锦并没第一时间看他,还在看那工匠调整织机。
李善长也在旁边看着,不知道鲁锦这样一个反贼元帅,带着工匠鼓捣织机做什么,不过他也没出声打扰。
待那工匠终于把飞梭穿好,鲁锦立刻说道,“快织来试试。”
那工匠立刻坐上去操纵起来,两脚各踩一个踏板,控制经线的提纵器,让甲乙两组经线交替上下张开,一手推打纬刀,一手拉着绳子左右摇晃,控制飞梭左右投梭。
咔哒咔哒的声音响起,那工匠顿时兴奋的叫道。
“大帅改出来的这个飞梭真是神了,不用手动投梭,起码可以把产量提升三倍,过去一个妇人从早织到晚,最多织一丈,用这个飞梭织机起码能织三丈!”
李善长闻言,这才惊讶的看向那台织机,又看向鲁锦,原来这位元帅是在关心民生,提高生产,倒也是正事。
鲁锦看着织机也满意的点点头,有人总说飞梭织机需要弹簧,确实有用弹簧的版本,但也有不用的,只需在打纬刀的飞梭轨道两侧加两个木杆,在绳子的操纵下,左右击打飞梭就行。
原理就像两个人各持一根棒球棍击球,飞梭就是中间那个棒球,被打的来回跑而已。
鲁锦当即说道,“只提升三倍?你太小看这个飞梭了,飞梭的意义不仅是提升了投梭的速度,关键在于解放了双手宽度的限制。
“也就是说,只需把织机加宽,再用上飞梭,一个人就能织出五尺,甚至一丈宽的布料,但是投纬的速度却不变,若按织布面积来算,效率起码提升九倍以上。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布匹也就二尺二寸宽,做个被子都要用几块布拼接,以后用这飞梭织机织出的布,被子中间就不会再有接缝了!”
“大帅不愧是公输之后,这公输机关术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令吾等木匠子孙汗颜啊。”那匠人连忙奉承道。
“少拍马屁,这只是技术验证机,还需继续改进,你再造个五尺宽的织机来,把飞梭用上,若无问题,以后的棉麻布料就统一按这个尺寸来算。”鲁锦训斥了一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