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最开始我询问百果馅的时候,他们对当年井师傅做百果馅的最统一的印象就是井师傅用了很多冬瓜糖,用量大到他自己存的不够,郑师傅还跑回家顺了5斤的地步吗?”
两人齐齐点头。
郑思源只觉得不可思议:“你只凭这个就想到了这个方法?百果馅本来就要用很多冬瓜糖,我一直以为是当年物资匮乏,我爸为了夸张才特意强调的。”
“当然不是,我其实是前段时间和落落聊天的时候得到的灵感。”
秦淮知道,从哪儿得到灵感都没有从秦落身上得到灵感更容易让郑思源信服。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落落不是马上放寒假了吗?这丫头嘴馋得要死,还没放假就惦记着过年,期末考都还没考呢,就和我在微信上嗯念叨过年回去要喝我奶奶煮的豆汤。”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家那边过年老人特别流行,用豆子煮汤喝,意在讨一个吉利的好彩头。”
“传说其他市下面的一个村子里,多年前有一位百岁老人。他家里的子女孝顺,每逢年节和老人生日的时候都会寻不同的豆子,每样豆子数100粒给老人煮汤,意在长寿。”
“后面这位老人果然长寿,足足活了100多岁。”
“这个煮豆汤的习俗就流传开了,用的豆子的种类越多越好,每样100粒,种类越多,寓意越好,祝福越深。”
“我奶奶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想讨个好彩头,但是豆子种类多了煮出来的汤又难喝。所以她通常只放几样豆子或者单煮绿豆汤,红豆汤多喝几碗,寓意是一样的。”
“落落提到豆汤就提醒了我,很多时候食物的种类多并不是为了让菜好吃,而是因为种类越多寓意越好。”
“仔细想想,龚先生过生日那天井师傅做了两样点心,钳花宫灯包和四喜汤团,全部都是寓意极好的菜。同理推断,百果馅汤团用这么复杂的原材料,目的可能也不是让味道更好,而是为了寓意。”
“所以我就受到了启发,又结合用了很多冬瓜糖的提示,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思路,在家练了几天。”
“你看这条路是可行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就照着这个方向……”秦淮故意停顿,留给郑思源和谭维安附和的时间。
谭维安都有点听懵了,他觉得秦淮说的有道理,但是他不理解。
他觉得秦淮好像在编故事忽悠他,但是这个逻辑好像又很通畅,且他想不出来秦淮为什么要编故事忽悠他。
他不理解。
他不理解为什么可以有人通过冬瓜糖的线索和妹妹的微信聊天,总结出这么惊人的思路。
这就是天才吗?这就是天才的世界吗?
谭维安爷爷谭大师还在世的时候总是跟谭维安说,他虽然天赋尚可,但和真正的天才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谭维安总觉得爷爷是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哪有很大的差距,最多一点差距。
现在谭维安觉得,爷爷所言非虚。
郑思源恍然:“原来如此,是我没有想到这一层了。”
谭维安:???
不是哥们,你就这么接受了吗?
秦淮和他妹妹聊了一下天,聊的还是过年,百果馅汤团就突破了,这合理吗?
“能想出这样的方法,还能做出好吃的百果馅汤团,不愧是师公。”郑思源感叹道。
“是啊。”秦淮表示赞同,“我觉得以我们的水平最多只能做出味道还不错的,想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做得出彩,难度确实太高了。”
谭维安:???
不是,你们就这么愉快的讨论到下一个部分了?
刚才的部分就这么轻飘飘的一笔带过了?
你们天才的脑回路都这么神奇吗?这么能接受吗?这么懂对方吗?
谭维安悄悄远离两人,走到古力身边,问:“小师弟刚才的话你听到了吗?你理解吗?你觉得这合理吗?”
古力继续做如意卷,淡定地道:“不理解,但是既然秦师傅和小郑师傅都理解了,说明这个思路应该是对的。”
谭维安:……
谭维安满脸问号地去做点心了。
秦淮和郑思源也没有闲着,郑思源没有提前来黄记,一来就做汤团、煮汤团、吃汤团、讨论,耽误了很长时间,再做馄饨肯定是来不及的。
秦淮就主动提出今天早上郑思源不用做馄饨了,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