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千余名修士中,大多都在三十年前听过陈渊讲道。
至少半数以上修士,听过陈渊七十多年前的讲道,将他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
但让众人惊喜的是,陈渊这一次讲道,比之前两次更加精深,却又更加浅显易懂。
他们不知道的是,陈渊每一次讲道,修为都有所突破,对修炼之道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现在他已经是大修士,却给凌云派所有低阶弟子讲道,可谓是亘古未有。
在元婴修士眼中,结丹修士都是蝼蚁,更遑论修为更低的筑基修士、炼气修士了,更是不会放在眼中。
即便是有心提携后辈之人,也只会给亲传弟子讲道,至多关照一下门中天资不俗的后辈弟子。
而陈渊却屡次为全宗弟子讲道,甚至刚刚入门的炼气一层修士也可以列席听讲,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只凭这几次讲道,虽然陈渊平时从不露面,但在凌云派修士之中的威望,还要高于金落衡三人,备受尊崇。
而金落衡见陈渊讲道效果如此之好,在陈渊离开宗门后,定下规矩,每隔十年,他和诸葛启、白衍稷便会轮流为全宗弟子讲道三日。
只是三人对修炼之道的见解远不如陈渊,讲道效果也要差上不少,虽然也极得凌云派弟子尊敬,但还是不及陈渊。
其他宗门的元婴修士听闻此事,却是嗤之以鼻,无一人效仿。
元婴修士本就修炼艰难,岂能在低阶弟子身上浪费时间。
而且修仙界最看重功法传承,讲究“法不传六耳”。
堂堂元婴真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述修炼之道,成何体统?
唯有在结婴大典之时,他们才会破例开恩,但也不会如陈渊一般,允许低阶弟子听讲。
几十年过去,凌云派独一无二的元婴讲道,在东华洲修仙界流传开来,引得各宗弟子羡慕,在散修中也是无人不知。
而由于金落衡之故,凌云派对升仙大会颇为重视,每隔十年,便会放出一百个名额,允许散修拜入宗门,并禁止修仙家族之人参加。
有许多对自身实力信心十足的散修,从各国远道而来,参加升仙大会,希望拜入凌云派,有机会聆听元婴修士讲道。
这其中自然有不少其他宗门派出的细作,但凌云派来者不拒。
只要是在升仙大会胜出的散修,并通过问心阵的考验,便能拜入宗门,并与招收入宗的弟子一视同仁。
金落衡看得明白,以各大宗门的手段,尤其是四大玄宗、五大魔宗,只要想埋下暗子,肯定无法阻拦。
若是因此而将散修拒之门外,才是得不偿失。
金落衡自己就是散修出身,陈渊也是通过升仙大会拜入宗门,他最清楚散修的潜力。
散修往往资质不佳,但能不依靠宗门家族,修炼到炼气十层,并在升仙大会中胜出,或是心性坚韧,或是机缘不浅,都有其可取之处。
只要有足够的修炼资源,他们的道途不一定比天资上佳的同阶修士更差。
其中道心极为坚定之人,甚至能走得更远,不亚于地灵根、天灵根修士。
即便一些散修的潜力已经耗尽,实力也是不俗,作为杂务弟子,能够为宗门做出不少的贡献。
这次陈渊讲道,许多散修出身的凌云派弟子,也是大有收获。
三日之后,陈渊讲道结束,有五名散修出身的筑基弟子突破了瓶颈,急忙返回洞府,稳固境界。
其他弟子也四散而开,匆匆返回洞府和临时居所,细细体悟陈渊讲述的每一句修炼经验。
李青山就坐在高台之下,他平日里时常得陈渊教导,但听到陈渊从炼气一层的修炼之法开始讲起,回顾自身的修炼之路,又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他站起身来,遁光一卷,往金落衡为他安排的洞府飞去。
但他刚刚飞出凌云峰,忽然身形一顿,转而往南边飞去。
李青山穿过众多凌云派弟子,来到一座百丈高下的矮小山峰,落下遁光。
他四下一扫,目中透出几分好奇。
李青山第一次来到这座矮山,但他听孙从耀说起过,此峰名为云隐峰,乃是师父当年筑基之后洞府所在。
后来师父结成元婴,返回凌云派,洞府依旧选在此处。
李青山来到山顶洞府之前,石门早已敞开,他迈步而入,来到石厅之中。
陈渊坐在主位之上,李青山抱拳一拜:“师父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