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抻着点,可别太拼命了。”
这次卫东大队走了狗屎运,分来了最好的干部。
他们队的庄稼地比起隔壁少了很多,山脚下种的都是杂粮,割麦只用了一天,当大雨落下时,所有麦子都抢了回来。
“公粮总算保住了,哎,听说好些地方都减了产,咱们队收成本来就不多,要是再被雨淋了,这最后一名又是咱了。”
宋书记抽着烟袋锅子,跟周明絮叨,几天下来,他很喜欢这个年轻干部,不像别的干部高高在上、夸夸其谈。
“书记,咱们村地不肥,自然条件就这样,你没想过搞点别的,比如药材啥的。”
前两天去那边,同是一片土地上的人,可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队的,人家衣服上虽然也有补丁,可比他们队的少多了。
“药材?这个上级没布置啊,咱们队自古都穷,以前有采药人,也有猎户,就是因为土地少,不光粮食产量低,万一遇到洪水,还会颗粒无收,我爷爷就是那会饿死的。”
他声音低沉,显然陷入了回忆,
“你那会多大?\"
\"十来岁了,那年山洪下来,我们拼命爬上了树,当时保住了命,可没了粮食,又逢战乱,要饭都要不来,我爷爷一口都舍不得吃,很快就不行了。”
周明等他缓了一会,才继续问道,
“这后山上应该也有些经济作物吧,比如核桃、栗子树啥的,”
书记听了这话,眼睛闪了闪,却没接话,
“这些都是好东西,所谓靠山吃山嘛,城里的收购站都要的,你没想过人工种一些。”
“哎,周同志啊,我真没眼色,你也累了一天,早点休息吧,我走了。”
看着仓皇而去的队长,周明笑了,他还真是胆小。
“我借了自行车,明天去县城,谁跟我去。”
张恒这几天交了好几个朋友,几乎都是民兵队的年轻人,他原本就很开朗,爱说爱笑的,没一点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