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看着他们不饿死,已经是仁至义尽。
到了轧钢厂,林家福进了钳工车间,照例检查自己的工作台。安全生产,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上班的铃声响起,车间主任进来,分派任务。林家福则是被车间主任喊了出去,又有保密级的加工任务找到了他。时间紧、难度高,这种任务,基本都是落到了林家福的手上。当然了,完成这种级别的任务,林家福是有额外的补贴的。至少在厂里的这顿午饭,那是保证了油水的。这种高精尖的零部件加工,可不敢出岔子。而要保证任务完成,林家福的肚子要是填不饱,关键时候手上力气不够,那么,这个责任可就该轧钢厂来承担了。若是严重点,林家福在工作的过程中累晕了过去,那么,板子打下来,相关的领导,有一个算一个,谁也跑不脱。是以,当保密级的任务安排下来,李怀德这位主管后勤的副厂长,第一要求就是确保参与保密任务的师傅们吃饱吃好。对于这种类似于小灶一般的安排,厂里的确是有些人不满意,可这一次,不用李副厂长出面,杨厂长就站了出来,一番疾言厉色的训斥,就把这些人给镇压了。事实上,杨厂长也没说什么严厉的话,只是表示,那些精密零部件的加工,出了岔子,这些人要是能承担责任,或者能完成,这份特殊的待遇就给这些人。然后,一帮说闲话的人就怂了!当然了,这帮人也因此把杨厂长给记恨上了。林家福知道这些事情后,再次为杨厂长点了一炷香。果然,得罪人的事情,杨厂长是一点不少干。而李副厂长呢?平易近人,为厂里工人费心劳力,实在是把个人名声经营到了极致。“可真的是一只老狐狸啊!” 林家福对李副厂长是真的很佩服。瞧瞧人家的操作,事儿做了,锅甩了,名声占了!再看杨厂长,事儿不是他做的,锅背了,名声损了!就这两相比较之下,最后杨厂长不下台谁下台?林家福在厂里忙了一天,临近下班的时候,李副厂长安排人找到了他,一番友好交谈后,李副厂长给了林家福足足二十斤粮票,还都是细粮票!“林家福同志,你的饭量,咱们厂里都知道,只是现在这年景不好,厂里也只能做到这个份儿上,你多体谅!”明明是李副厂长的私人示好,但他打着厂里的名义,乍一看有点蠢,但明眼人都懂。“李厂长,我都理解!”“以后,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您尽管开口!”对于李怀德的示好,林家福自然是不会拒绝。毕竟,人家李副厂长都说了,这是厂里私下里对他的关照。二十斤细粮票,是真的不少了!这个时候,大部分人每月的细粮定额都是个位数。李怀德这一手,是真的大手笔。回转四合院的路上,林家福顺道去了粮店,买了几斤细粮,分了赵立山跟陈芒种一人一斤。两人还要推脱来着,但被林家福直接白了一眼,道:“我这是给俩嫂子补身体的,你们要是不要的话,我就让淮茹给嫂子送过去,顺带说说你俩的死要面子!”听林家福这么一说,两人就不拒绝了。别看他们都是双职工,但问题是,定量减少,细粮是真的不够吃。孕妇肯定是要注意下营养的。两人也都是不差钱的,时不时地往黑市跑,弄点好东西回家,但这种事情不能常做,偶尔为之还行。如今有明面上的细粮入手,他们也是乐意得很,就是礼节上的推脱一番罢了!细粮不多,放进挎包里,也没人能看得出来。闫埠贵在门口坐着,瞧见林家福他们回来,尴尬地笑了笑,发生了昨夜的事情,现在的老闫同志面对林家福,是真的有些不自在。“家福,昨儿说的事儿?”闫埠贵虽然面上不自在,但为了肚子,还是问了出来。林家福苦笑不得地看了对方一眼,道:“二大爷,我今儿一天都在厂里忙,有任务安排下来,我都没时间去找人打听!”“这样啊,那,没事儿了!”闫埠贵勉强笑了笑,没再说啥。林家福也没多说,快步推着自行车回东跨院。秦淮茹见到林家福回来,笑着接过他的挎包,结果发现挎包有些重,待看到里面装着的面粉,不由瞪大了眼睛。“家福哥,这又是哪儿来的?”这段时间,林家福没少往家里带粮食,虽然每次都不多,但足够让家里人吃饱吃好。至于厨房粮缸里的那些棒子面什么的,秦淮茹都在发愁要怎么解决了。“厂里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