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闪神片刻,嘴角勾起微笑。
不错,不错,满朝文武最为正直无私的俩个就在眼前,安太傅毕竟是安昭筠的父亲,这事他还是避嫌为好,李若谷的确是查办此事最合适的人选。
三皇子李睿也学会耍心眼了,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过直率了,京城这口大染缸令其成熟,果然环境促使人成长啊。想到这里,皇上倍感欣慰。
“此事李睿不用再管了,就交给永安王李若谷彻查。”
“是,儿臣遵旨。”
事情交给李若谷,李睿很放心,他是最懂圣心之人,另外他又是安昭筠的义兄,刚才他就明确表示维护了自个儿的义妹。
“对了,安昭筠回京了吗?”皇上询问道。
安定邦老老实实回答:“小女差点没命进京,幸好她提早托战王殿下传口信,老臣让二子安昭宣带人前去接应。刚刚进宫前才收到消息,应该明日就到京城了。”
皇上心如明镜,安昭筠查出这等惊天动地的大案,有人想对她下手那是必然是,回京之路必定是有诸多波折。
“还真是难为她了。”皇上感慨地说。
“父皇……”
“你去看看你母妃吧。”
李睿正想为安昭筠美言几句,皇上就打断他的话。
“离开京城这么久也没传个信给她,你母妃望眼欲穿整日思念,去吧。”皇上挥挥手。
见状李睿躬身告退,出了御书房,他转身朝自个儿的母妃珍妃娘娘的宫中走去。
父皇和永安王、安太傅商议平城的事,摆明了不想让他插手。这样也好,细想虽然阿筠说未必是二哥李晖,可万一真是他呢?李睿思及此心中一松,脚步也轻快许多朝前迈步。
大晚上的,见李睿来了珍妃宫中下人均露出欢喜的神色。
这些日子,珍妃娘娘总是念叨着战王殿下,甚至怪罪皇上派他外出办差。
火气大得不得了的珍妃娘娘可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给,主子心情不好伺候的人也是战战兢兢,现在三皇子总算是回来。
“母妃睡着了吗?”李睿边朝里头边问道。
“启禀三殿下,珍妃娘娘尚未就寝。”
李睿随口问道:“这么晚了,母妃在干嘛呢?”
“还在作画。”
猛地收住脚步,李睿不由笑了:“看来母妃心情不好,她一心情不好就喜欢作画。”
“真是母子连心,还是殿下最了解娘娘。”
“行了,不用跟着,也不用禀报,我自己去书房见母妃。”
李睿转个方向顺便挥挥手,在珍妃宫中他们母子相处与普通百姓家的母子并没什么两样,那些所谓的规矩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才讲究的,下人见惯不怪行个礼退了下去。
来到书房门外,李睿想着给珍妃个惊喜,恰好这个时候见贴身伺候的宫女送来宵夜,他接过来亲自送进去。
进门就见珍妃娘娘伫立在书案前,手中执笔正聚精会神作画,她神色专注脸上还不由露出微笑。
李睿端着宵夜走上前去,不等他开口珍妃听到脚步声头也没抬就吩咐说:“放到旁边的桌上。”
转身将宵夜放在桌上后,李睿走到案前一看脱口而出:“母妃见过这孩子?”
“睿儿。”珍妃抬头看很是惊喜赶紧放下手中的画笔飞快抓住李睿的双手,“你这孩子,总算是回来了。”
“儿臣不孝,劳母妃惦记了。”
李睿要跪下行大礼,珍妃娘娘双手用力示意他不必下跪。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珍妃娘娘轻拍李睿的手,“你父皇说你必定会赶回来过年,他这回倒是没骗我。”
“儿臣跟父皇有约,一个月内回京,难道他没跟您说吗?”
“之前你一走几年,他也天天说你会回来的。”珍妃不满地冷哼,“谁知道他说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李睿不禁莞尔,全天下也就母妃敢质疑父皇了,不过这也能看出她是多么受宠。
“对了,母妃在什么地方见过他的?”李睿的目光落在案上。
珍妃愣了下随即大笑起来:“你问的是我画的孩子?”
“是啊?”李睿莫名其妙地望着珍妃。
珍妃笑吟吟的将李睿拉上,母子俩伫立在案前观赏案上摆放的画作。
画中园子里头花团锦簇,风筝跌落在花丛上;有个小娃娃踮着脚伸长手却够不着风筝上正又生气又着急。
“我画得不错吧。”
“母妃画得真好。”
李睿嘴上说着眼睛却紧紧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