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说道:“以前咱们儒学院招收新生的规则是通过简单的入学考试,分数及格的话就可以进入学院读书。医学院,军事学院和格物院则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入学考试以后,方能进入学院求学,今年的话,咱们简单更改一下规则就行了。”
“不知殿下准备如何更改?”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说道:“想要更改学院的招生规则,就必须先改革一下大明的科举制度。”
“改革科举制度?”
宋濂与刘伯温大吃一惊说道。
朱雄英点头说道:“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对于选拔人才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宋元到如今的大明,科举制度的规范化得到明显的提高,以前学校只是科举输送考生的唯一途径,而孤决定改革的其中一点,就是天下所有参加科举的人必须是从学院出来的。”
宋濂诧异地说道:“若是这样,那天下其他私塾里的学生,莫不是也要进入学院求学才能参加科举,进入官场?”
朱雄英点头说道:“是这样的。”
“先生们应该明白,私塾所传授的知识与咱们学院传授的知识大有不同,毕竟咱们多了一堂思想课,而且传授的知识比较宽泛,而那些私塾的先生讲的基本与学院是一样的四书五经等之类的书籍,参考的是朱老夫子的理学,这一点孤并不认同,毕竟学的都是圣人书,为何只能去读朱老夫子批注以后的圣人学说。”
“朱老夫子批注的四书五经,仅仅是代表他自己的看法,想法,难道普天下的人想法都和他的一样吗?诸位先生已经研究心学很久了,应该明白,大明不能偏信一家之言,而是三教九流都要大放异彩,咱们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这样大明才能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