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斗宜申和仲归。
潘崇阻拦道:“斗宜申乃是商邑士族,没有楚王命令怎么能擅自处置,要不然会引起商邑大乱”。
我们将这两个人暂时关押,派自己人冒充斗宜申和仲归,依计划行事,火速派人告诉大王,让他有所准备。
楚王得知斗宜申和仲归要暗杀他,册立公子职,于是便取消了讨伐麋国,让成大心带兵入驻商邑,以准备讨伐麋国为由,控制商邑。
另一面派人拿着自己昭命,火速回郢都,让潘崇和斗越椒立即抓捕斗宜申和仲归,自己马上回郢都。
楚穆王带着军队回到郢都,不敢回去,驻扎在郊外,等待潘崇和斗越椒的消息。
潘崇和斗越椒得到楚穆王昭命,立即派人包围了斗宜申和仲归的府邸,将参与阴谋刺杀楚穆王的涉及人员全部抓捕,然后派人将公子职也一并抓捕下狱。
斗越椒,潘崇这才出城告诉楚穆王,已经将奸人悉数抓获,请大王回朝。
楚穆王回到郢都,以弑君谋反罪名,将斗宜申和仲归全家老少全部处死。
至此,巫人乔似曾经预言,楚成王,子玉,子上,子西四人同命,一人不得善终,全部不得善终,最终子玉被楚成王逼迫自杀,之后是子上赐死,楚成王被儿子商臣刺杀,子西被商臣处死,四人都没有得到善终。
而最为可怜的当属公子职,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连累被抓获,他祈求楚穆王放过他一命,楚穆王道。
“不管你知不知情,将来定然还会有不轨之人以你的名号刺杀本王,与寡人夺王位,所以只有你死了,楚国才会安宁”,于是楚穆王将弟弟公子职处死,平息了斗宜申之乱。
楚穆王处理完内乱,想起来了麋国国君,竟然敢勾结仲归,斗宜申谋杀自己,肯定不能放过他。
公元前616年春,楚穆王以麇国国君中途弃盟,私自逃归为由,立即发兵攻打麇国。
楚穆王让令尹成大心率军从商邑进攻,太傅潘崇领另一路大军从申邑出发,两路合击麋国,这次是要灭掉麋国。
成大心率领大军立即从商邑出发,迅速攻下麋国重镇防渚(今湖北房县),太师潘崇也不甘示弱,领兵直捣麇都锡穴(今陕西白河县东南),麇国抵抗不住,最终城破灭国,麋国正式被楚国吞并。
此战过后,成大心在回军途中突然病逝,成大心年轻没有子嗣,楚穆王为了弥补成大心,于是决定让其弟成嘉接任令尹一职。
公元前615年春,大别山以东的群舒(舒鸠、舒萝、舒庸、龙舒等国)见楚国四处用兵,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一同叛楚。
楚穆王闻讯,立刻派令尹成嘉前去镇压。楚军训练有素,很快将群舒击溃,俘获舒国(今安徽巢湖市庐江县南)国君舒子平及宗国国君宗子,群舒和宗子再次向楚国降服。
此后,楚穆王继续挥师东进,攻打巢国(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巢国投降,楚国开始不断向江淮地区扩张势力。
此时,楚国与晋国南北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一场更大的风云,正在春秋的天空中悄然酝酿。
欢迎阅读下一章,河曲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