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 第188章 御驾边地(一)

第188章 御驾边地(一)

第188章 御驾边地(一)

通州火车站

四处都是身穿着灰色军服,正中打着红色补子的警卫师士兵,从明军的服饰上可以分辨出该师士兵是属于那种兵种。免费搜索本文:找小说网 zhaoxs.net

普通的大明陆军统一身穿灰色军服,头戴圆筒帽,作战时会改戴笠形盔,陆军军服分为冬夏两种军服,一些严寒点的边镇还会发放棉军帽,棉手套等。

而警卫师的士兵,样式上与陆军同,但他们会在正中多打上一块红色补子,象征他们是隶属于皇家警备部队。

至于禁卫师,则是会将补子更换为兰色,与警备部队作出区别。

而近卫师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军服,跟陆军军服大相径庭,因为近卫师是脱胎于锦衣卫,所以军服统一是长袍样式,花色上也多是以兰黑为主。

其余的明军戴的是笠形盔,而近卫军戴的是飞碟盔。

通州火车站早早就拦停了准备入站的百姓,所有即将发车的火车,一律停止,等到洪治帝的御乘火车起航之后,才可以让百姓入站。

这次前往边地的第一站就是蓟州,将会同时发车两列,搭乘近卫师一个营以及警卫师的一个营士兵前往陪同巡视。

戚继光陪同洪治帝站在通州火车站站台上,好奇的看着这些喷着蒸汽的钢铁巨兽。

他在海北坐镇十一年,大明内陆科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却完全的没有见识过,饶是在天津州火车站坐火车到达通州后,戚继光依旧好奇不已。

他不知道这些钢铁巨兽,是如何通过烧煤产生动力推动的,这么多人,就靠着前后两台火车头,就能拉着‘狂奔’,简直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遥想当年,他从板升城大胜而归,得到隆庆帝的命令,一路东进,也是在蓟州城下,筹备征倭大计之时,大军还得靠着腿行进。

但现在,只能说大明的军人士兵是幸运的,他们长途奔袭不再需要铁脚板,在火车出现之后,从京师出发,只需不到两天,就能将一个营的兵力连带着武器弹药等,运到板升,这种速度,就是蒙元人入侵,还在围攻,明军就神兵天降了。

从火车出现之后,以前的运粮前往边地换取盐引也被取缔,虽然不能运粮换取盐引了,但大明的商人还是热衷于运粮前往边地。

因为边地的城镇粮食价格,常年是户部制定的最高价,每石粮价格高达壹圆一角钱,这对比如今天津州等地才不到五六角价格来说,边地的粮食价格,简直就是商人们绝佳的粮食倾销地。

这个价格户部尚书陈志是知道的,不仅知道,而且这个价格还是陈志上奏洪治帝后,特意设置的。

之所以设置这个价格,为的就是吸引那些粮商将粮食运往各个边地,这些运往边地的粮食,只能是售卖给当地的粮商进行售卖,外地粮商不允许售卖。

因为五军总督府出台了边地粮食特许经营证,只能是本地的商人才可以申请办理,外地商人不被允许申请。

这些运过来的粮食,户部会补贴一部分,当地的官府会补贴一部分,五军总督府会补贴一部分,三方补贴之下,真正在边地城镇内出售的粮食价格,实际上也就八角钱上下。

通过各地的税务厂支付给那些当地粮商,不至于让当地的百姓真的花高价购粮,导致边地百姓流亡到京畿地带,造成边地城镇人口空缺。

按照陈志的说法,银钱只有流动起来,它才是银钱,要是朝廷不肯补贴,百姓只能花高价购粮,那就会导致边地的百姓逐步消减,而税收必定锐减,到时就得花更多的银钱,让那些百姓前往边地了。

与其花更多的银钱和精力,不如户部就出点钱,每年也就数百万圆的补贴,就能很好的盘活边地的经济,这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

洪治帝也常跟那些反对的大臣们说,朝廷不能只看重得失,而是要放眼将来,筹划局势。

不能只会算加减,而不会算乘除。

短期内不进行补贴,朝廷户部看起来是税收上好看很多,但是边地的局势就会慢慢的糜烂下去。

等到朝廷那些大臣们发现局势不稳的时候,再想稳住局势,花费的代价就大了,这不是洪治帝要的。

且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税赋从百姓之中收取,自然也要花在百姓之中,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修各种铁路马路,还是像边地粮价补贴,全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洪治帝是从未来过来的。

他很喜欢兔子那种十年五年规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