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放得更长远,
那就是提升收视率和影响力。
于是,他果断下令,将原本用来播放广告的时间,
替换成国外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
坚信这一举措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按照沈琰的安排,亚视的两个频道迅速行动起来,
开始播放那些经典的国外影视作品。
在港城,不少年纪稍长的观众打开亚视、
都不禁眼前一亮。
“哟,本来还以为又是广告呢,没想到放起了国外的电视剧。
这剧可是二十年前拍的,我当年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就看过,真没想到在这儿还能再看到。”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叔惊喜地说道。
“不错啊,本港台居然播起了漂亮国的电视剧。
我虽然没看过这部剧,但早有耳闻,正好这次能一饱眼福了。”旁边的年轻人也兴奋地附和着。
“哈哈,本港台放漂亮国电视剧啦,太赞了!
我马上要出国留学了,正好通过看剧提前了解了解那边的文化。”
另一位学生模样的人满脸期待。
“居然放国外电影了,真是个惊喜!亚视变化可真大,广告越来越少,节目越来越精彩了。”
一位家庭主妇也忍不住赞叹。
“太棒了,亚视放国外电视剧,一下就放四集,看得真过瘾!
从今天起,亚视就是我最爱的电视台了。”
一位年轻小伙激动地说道。
那时候,
港城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崇洋媚外的心理,
看到本港台播放国外的电影和电视剧,
兴趣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就这样,亚视的收视率又大幅提升,
整体收视率已经和无线电视台相差无几了。
电视台的收视率不断攀升,
《港城日报》的销量也在持续增长。
到了 11月初,
《港城日报》的销量已经达到了 7万份,
虽然还没达到一线报纸的水平,
但已经远远超过了二线报纸。
可沈琰对这个成绩并不满足,
他在报纸上开辟了一个财经专栏,
时不时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没想到,这一举动让报纸的销量再次猛涨,
日销量直接达到了 13万份,几乎翻了一倍。
如今,《港城日报》已然成为港城最成功的报纸。
港城的上层人士,都习惯买一份带回家,
想看看沈琰又发表了什么独到的观点;
而底层的百姓,也喜欢买一份,
期望能从沈琰的观点中找到发财致富的机会。
随着亚视和《港城日报》逐步步入正轨,
运营稳定且发展势头良好,沈琰终于能松一口气,
无需再时刻紧盯这两块业务,放手让它们自主前行。
此时。
严明将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太沽洋行。
他整日钻研策略,谋划着通过一系列手段,稳扎稳打地获取太沽洋行的绝对控股权。
每一个决策、每一步行动,都经过深思熟虑,
港隆航空这边,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后,将业务重点明确放在了货运上。
凭借着与非凡海外、非凡制药的紧密合作,成功承接了这两大企业的运输业务。
如今,港隆航空的飞机频繁起落,每天都处于忙碌的运营状态,盈利状况十分可观。
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沈琰果断拍板,决定投入巨额资金,
一次性购置五架大型货运飞机。
然而,飞机毕竟不是普通商品,其生产制造需要一定的周期。
即便下了订单,也得等上一两年才能交付使用。
面对这种情况,沈琰也只能耐心等待,
毕竟这是行业的客观规律,无法轻易改变。
到了 11月,沈琰又将目光投向了房地产领域。
港城虽地域狭小,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这里的土地和房产极具升值潜力。
看准了这一点,沈琰迅速行动,在整个 11月里,他一口气购入了十几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