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既要还要
朝议。·3!0-1^b+o′o+k`..c!o-m*
早朝才刚开始,还没等展开几个话题,便以左都御史马文升为首,群臣齐刷刷跳出来反对皇帝参加阅兵仪式。
马文升率先道:“帝王出席兵马检校,或是沙场点兵,为将士饯行,或是御驾亲征,自京师直捣黄龙,但从未有帝王为彰显国威而犯险于敌前之先例。
“况且如今外夷来犯不止,边关多有烽火之患,为人君者当以国事为先,遣礼部官员善待来使,恩赐后送还其境,不应任由其在我朝都城内迁延,制造祸端。此是为上本之策。”
马文升开了个头,随后都察院和六科的御史言官便纷纷出列,开始陈述皇帝参加阅兵仪式的各种弊端。
总的来说,就是认为皇帝此举是以身犯险,殊为不智。
朱祐樘高坐在龙椅上,神色丝毫也不为所动,只是会时常看向自己的右手边,那里本来是覃吉所在的位置。
但今天覃吉因为休假而没有回宫,眼下光听下面的人在那儿反对,身边连个帮忙说话的人都没有。
怀恩是不想,李荣是不愿冒头,至于萧敬则是不敢。
最后不得已,朱祐樘只好自己开口:“诸位卿家,一次普通的校场演兵罢了。为何非要说得那般严重呢?”
在场大臣似乎并不会因为皇帝出现委屈的说辞,而有所动摇。
对现场很多人来说,这恰恰是顺杆子往上爬的绝佳时机,务必要让皇帝知难而退。
见火候差不错了,怀恩上前一步,朗声道:“有关阅兵之事,由户部右侍郎张峦牵头,如今事既已定下,净军和京营两路人马也已提前做好准备,有万全之策。诸位不必多言,相信此番不会出现任何变故。”
怀恩此时才走出来为皇帝说话,乃是有讲究的。
我马上就要致仕了,这朝中奏对是参加一次就少一次。
陛下先前一段时间,在一些事上完全不采纳我的意见,你肯定觉得我跟你的立场相悖,是个坏人。
那你不妨多听听下面人的意见,让你知道,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你的这些个大臣,无论是老臣还是新臣,甚至是你信赖的那些东宫讲官出身的朝官,他们也都跟我有几乎相同的看法。
那你还觉得我是故意跟你唱反调吗?
在最后,我作为你忠实的奴仆,当然还是要坚定地站在你这边,替你说话。
刘吉此时也厚着脸皮从朝班中走了出来,好似个忠直老臣一般,道:“陛下,臣不明白,为何非要多此一举呢?让他人代表您前去出席,或也能令外夷臣服。_4?3~k-a′n_s_h!u′._c\o¨m^而您亲自出城检验兵马,除了以身犯险外,不会有额外的收获。”
怀恩驳斥道:“刘阁老,自古军机无小事,陛下亲自前往,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即便并非检校兵马,单是陛下去慰问在京将士,又有何不可呢?”
刘吉听到这话,不由有些纳闷。
你怀恩到底是什么意思?
暗地里发动朝臣来跟皇帝唱反调,可说是把能走的衙门都走了个遍。等轮到我出来说话时,你却要针对我?
咋的,你是“既要还要”,是吧?
怎么的,只有你是好人,我们都是恶人?
刘吉如今到底是内阁首辅,站在文臣之巅,面对一个即将致仕的内相时,丝毫也不怵,以秉公直言的口吻道:
“臣听闻,此番检校兵马,还要列阵、放炮,要在外夷面前演练。如此境况下,万一有人居心叵测,趁机对陛下不利;或是鞑靼人有冒犯之举,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
还没等怀恩反驳,这次朱祐樘亲自回答:“刘阁老,我想问一句,你是觉得,成千上万的宫廷宿卫都护卫不了我的周全,是吗?”
刘吉道:“陛下乃天下之主,应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该让自己身陷任何险地中。如果陛下认为此番演兵有其必要性,就请陛下委派,由老臣代表您去主持此事。哪怕让老臣亲自上阵演兵,甚至殒命当场,也是毫无怨言。”
听到这话,在场很多人心有不忿。
就算皇帝要去出席阅兵之事显得很荒唐,也没有你说的这话来得离谱。
你算什么东西?
名义上是内阁首辅,但现在谁还把你当回事?我们如今对内阁大臣的信任,全都建立在徐阁老执领内阁的基础上。
至于你刘吉……就是个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