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更不知自己要干什么。
困倦了,也就顺从本能躺下来接着睡。
等张峦出内殿时,外面奉命在这里守着的御用监太监陈贵近前问道:“张先生,怎么样了?陛下有吩咐什么吗?要不要去把太后老祖宗请过来?”
“不用。”
张峦摇头道,“陛下起来后,吃了点东西,随后又睡了。”
“这……怎会这样呢?”陈贵神情也很紧张。
张峦没说什么。
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大夫,根本不知道皇帝的病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陈公公,你有办法能通知到宫外吗?我想让犬子,知道这边发生的情况。”张峦小声问道。“是要……告诉二公子吗?”
陈贵看了看左右,谨慎地问道。
张峦点头:“正是。这孩子机灵得紧,遇到事情能帮我参谋,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他帮我参详一下,看看现在我能做点儿什么。”
陈贵道:“其实不用问,陛下都这样了,您还能做什么呢?不过既然您有所请,咱家一定会派人把话带出宫去,让令郎知晓。”
……
……
朝议开始。
文华殿好像从来没这么热闹过,内阁两位大学士,加上六部尚书、侍郎以及三法司的正副主官全都入宫来参加了这次朝议。
太子监国,就是要展现出新气象。
朱祐樘似乎也在用这种方式让大臣知晓,他跟他父亲不一样,他是可以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能力高低不重要,但他一定会采纳大臣的意见。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对于朝中某些清流来说,太子如此勤政,刚当上监国就这么在意朝事,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但多数人对于太子举行朝议还是心存顾虑。
一切便在于,太子毕竟没有实权,就算你做出什么决定,或是廷议得出了什么结果,也做不得准,毕竟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你父亲。
别说他现在重病或者怎样,只要他一天没死,你就得忍着。
“太子殿下,张太常怕是来不了。”
万安介绍目前的情况,“他正在乾清宫那边给陛下诊病,实在是脱不开身。今日陛下醒过来一次,但只是用了点膳食,随后就又睡了过去。”
朱祐樘为难道:“岳父不在,有事的话,我应该问谁呢?”
“太子,您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问臣便可,另外在场的人也都可以为您解答。”万安道,“还有就是……今日司礼监的人一个都没来,臣也不知他们有何想法,看样子,他们对您举行朝议之事,或……保留意见。”
此等时候,万安犹自不忘中伤一下韦泰等人。
毕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最好太子从此失去对内官的信任,将来登基以后有什么事都听我们内阁的意见。
朱祐樘敷衍地一笑,随即道:“万阁老你提前给我看过的那些待商议事情的奏疏,都太过平素了,好像就没什么要紧事商议。难道说,最近大明都没有什么政务需要我替父皇处理吗?”
“这个……”
万安有点不太好解释。
他心想,还不是因为你突然说要举行朝议,朝中人把不准你的脉,不敢随便把要紧事拿出来?
再就是,现在的人都精明得紧,想看看别的衙门有什么事说,回头看看商议得出的结果是否能贯彻执行下去,再决定是否把要紧事拿来跟你商议。
再或是,你父皇突然醒过来,一切都恢复原样,那我们不就竹篮打水么?
现在肯定只会拿鸡毛蒜皮的事来敷衍你。
“万阁老,你想说什么?”
朱祐樘很不喜欢万安这种欲言又止的交流方式。
万安赶忙道:“臣认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乃大好事,正说明当下四海升平,乃陛下和太子的福荫所庇,您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担忧。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朝臣不愿意把事拿来与您商议。”
这会儿的万安,体现出一定的“坦诚”态度,不时说点不一样的东西,以获得太子的信任。
朱祐樘道:“朝事拿来商议有什么不好?我不会独断专行,会认真听取大家伙儿的意见。”
“他们可不会这么想。”
万安道,“太子您看,您第一次监国,也是第一次上朝,遇到事情,别人对您的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信任,这就导致他们还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