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吗?”
“是的。”
朱祐樘一脸认真地说道,“我平时所学都是经义文章,学的是经史子集里边的内容,并不涉及时政,有时候先生是会给我出几道时务策的题目,但也基本都是浅尝即止,并未太过深入。”
刘吉笑道:“既如此,我想那些讲官是知道分寸的,他们不能说的,臣也不好明着回答。”
说白了,就是不想搭理你。
朱祐樘显得有些着急:“可有些话藏在心中,不吐不快,就问一个问题行吗?”
刘吉看了看将要离开的倪岳,心里有些不耐烦,却还是点头道:“那太子问吧,尽快说,臣要是知晓的就回答了,若是不清楚就无从回答。”
“好。”
朱祐樘道,“我想知道,这两年大明的漕运有出过问题吗?”
“什么?”
刘吉被整得很懵逼,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道,“太子作何有此问?”
朱祐樘一脸苦涩笑容,道:“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会这么问,大概是……刘阁老只需告诉我,漕运是否出过问题就行。这很难吗?”
刘吉道:“漕运……没什么大问题吧。”
连刘吉自己都不太确定。
太子难道想要跟历任大明皇帝一样,突然抽一阵风,让人严查大明某一项弊政,并以此来展开一场惊天大案,让朝堂上下不安宁?
刘吉不由在想,就算有问题又怎样?
你太子还管得着不成?
“那……通州仓呢?”
朱祐樘又问,“我说的是粮仓。”
刘吉脸色明显有些不自然了,思忖了好一会儿才道:“经太子这一说,臣突然想起来了,去年年中过后,朝廷彻查过运河沿岸水仓,边关粮草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太子不必为此费心。”
“哦。”
朱祐樘点点头。
没问题……但我岳父却非要跟我提一嘴,我还以为你们内阁会在我听事的时候,把这件事提出来呢。
结果没提不说,我问你们,你们还说没问题。
难道是我的错觉?
这次仅仅是我岳父在那儿故弄玄虚,故意跟我提了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让我多关注大明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