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
两个侄女过来以后,虽然老四不需要往邻居家去送了。
红梅干活也麻利,赵四香下班回来也能吃口热乎饭。
问题是问了一圈,也没人愿意娶乡下户口的女人。
赵四香之前走了个形式,在服装厂上班踩缝纫机,才不认得这么多人。
搬出来部队家属院之后就没有机会再进去了。
赵四香又和杨建平的家属聊不到一起。
所以,上班踩缝纫机的这些人也不清楚赵四香具体家庭情况。
晚上睡觉前,陆长征就忽然开始关心玉梅和红梅2个了,“怎么样,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城里人要求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也不能直接说他老叔在革委会当的一个主任。要不你问问革委会那些小伙子?”
赵四香根本不想管,为什么要管别人的死活呢?
往前刚结婚那会,陆长征没有随军资格,赵四香自己挺着大肚子下地干活,还被几个妯娌指桑骂槐占他们几家人的便宜。
后来,生孩子都是生在地头边上的,没有人搭手,生完以后就下地伺候孩子了,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伸手。
孩子生病也好,自己生病也罢,住一个院子里的兄弟姐妹都看不见。
赵四香出来这几年也没有忘记过去所遭受的苦难。
既然当初没有一个人愿意伸手,那么现在为什么就理所当然了。
带着老大和老二随军走的时候也是,生怕把家里的东西给带走了。
明明是自己房里的东西,人还没走呢,这个看上柜子,那个也看上席子了。
所以,赵四香对陆家人,对婆家人,都是有怨气的。
就是对陆长征也是有的。
只不过,自己一个人既没有工资又没有补贴,养活不了几个孩子,只能凑合着过。
就这么睁着眼睛一天闭着眼睛过一天。
直到退伍,直接分配到江城。
花钱买院子的时候是心疼的。
等彻底搬进去以后就是满满的庆幸,再也不用回到陆家村那个狗屁地方去了。
再到去江家拜访,到顾立夏给承诺的工作。
第一个月的工资领到手里的时候。
赵四香回家好好哭了一场。
怎么就真的上班了。
人家一句话的事,陆长征就是不管自己。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赵四香做了决定,去邮局办了存折,每个月一旦发了工资,就把自己的工资存了进去。
陆长征那么高的工资,足够一家老家的孝顺父母钱,一家子一个月的开销。
陆长征也是领十四级工资, 141元 每个月。
节省一点,以前每个月能存100。
不过住了城里的房子以后就不一样了,得自己花钱买炭,取暖费的补贴没有军区那边多。
但是陆长征的工资一年存1000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侄女来了,需要买高价粮食,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赵四香生气的点在于,两个侄女一声招呼不打,就翻了他们柜子里的衣服。
赵四香上班以后厂里发了工作服。
平常上班都是穿工衣。
只有在家里干活的时候才穿自己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