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第二日,沈筝去了一趟同安布庄。~x`w′d+s*c-.?c?o¢m*
全身镜是献给太后的贺礼,寿宴前不宜出现在布庄,故而她退而求其次,给布庄带去了几面小镜子,让大家伙先尝尝鲜。将镜子交给晏巧,吩咐过注意事项后,沈筝便看起了账簿。晏巧静静站在她身侧,时不时解释一二。晏巧将账簿做得很干净,就连沈筝看后都挑不出理来。且有一点,让沈筝很是惊讶。——自晏巧接手账簿以来,每笔账,她都在上头记了布匹或成衣货号,且她用的......是阿拉伯数字。沈筝略感惊讶。莫轻晚会用阿拉伯数字记货号,但也是大半月之前的事,没想到短短十几日功夫,晏巧竟也学了个十成十。晏巧见她一直看着那些数字不动,心头逐渐生出紧张。“大人.......”她踌躇着上前,对着账簿解释道:“小女是看莫姐姐,会在账簿旁如此批注,便也......”意思是莫轻晚并没有特意教过她?沈筝顿了片刻,问道:“那你可知,这些图案是何意思?”“知道......”晏巧指着其中一串数字,说道:“这是二肆零零零零壹玖。*r·a+n′t?x¢t../c¨o¨m¢”沈筝眼睛微睁,忍不住坐直身子看向晏巧。良久,她说:“你.......在布庄好好干,多帮县里带来人出来,本官看好你。”晏巧微愣。这是夸赞吧?反应过来后,她赶紧福身:“小女必不负大人所望!”......镜子突然出现,又在布庄掀起了一阵热潮。来往顾客不管买不买布,都会上去照上一照,随即惊叹:“原来我脸上的皮肤,是这个颜色......”因制作材料与工艺限制,铜镜映照出的肤色,会偏黄暗。而今日,她们用布庄这奇怪镜子一照,才知道自己的脸蛋,竟也称得上“明亮白皙”。数十人将晏巧围在了中间,七嘴八舌:“晏掌柜,你们这镜子卖吗?多少两银子一面?我可是布庄老顾客了,你若要卖,得先紧着我!”“谁还不是老顾客了?如今我全家上下都穿的棉布衣裳,我还专门托人带了两匹棉布去抚舟府,让我那小舅子也做两身衣裳穿呢!晏掌柜,如此算来,我还帮布庄吆喝生意了呢!”“晏掌柜,卖我!我出一两银子!”“人晏掌柜差你这一两银了?我加二两,三两!晏掌柜,若你愿意,我现在就掏钱,咱们银货两讫!”一面脑袋大镜子,卖三两银!不少人偷偷吸了一口凉气。+p?i?n_g+f,a¢n¢b_o~o.k!.~c_o^m,要知道,一面打磨光滑、刻了花纹的铜镜,售价基本在几百文至一千文之间,可同安布庄这镜子,竟上来就被叫到了三两银子......这一高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也有人觉得合理,“这镜面如此剔透,一看就是整块宝石制成,三两银,我觉得合理。晏掌柜,这镜子布庄卖不卖,你一句话的事儿。若要卖,另外几面我都要了!”开玩笑! 这可是同安布庄推出的“宝石镜”。暂且不说这晶莹剔透的是何种宝石,就凭“同安布庄”四个字,这镜子拿到外面去,随便都能炒出个高价。到时候,可就不是几两银子能拿下的事儿了。有人买镜子是为了带回家,自己照。但也有人......是盯上了这笔生意。晏巧将几面镜子小心翼翼抱入怀中,抬头笑道:“大家稍安勿躁,听小女一言。”众人停止争抢,一双眼紧紧黏在镜面上。晏巧将镜子递给了一个店员,眼神示意对方先拿走,而后开口:“首先,小女在此,感谢大家对镜子的喜爱。”这“首先”二字一出,不少人是听明白了。今日想买下这镜子?——没戏!但这儿是同安布庄,是同安县那位大人手底下的生意,没人敢有情绪,也没人敢闹事,所有人都站在原地,静静等着晏巧下文。“实不相瞒,这几面镜子,是沈大人在今晨亲自送过来的。”众人一听直瞪眼。“沈大人来布庄了?”“我们咋没瞧见?我早晨来过一次呀!”“我早晨看见一位女子,气质非凡,我当时都觉得有点像沈大人,但我不敢信呀!那会儿我转念一想,沈大人现在可是六品官了,岂会独自出行?所以我就怀疑了一瞬!哎哟,这会儿一想,那位该不会真是沈大人吧!”“啥六品官啊?县令不是七品吗?你连这都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