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夺宋:水浒也称王 > 第1184章 桶狭间之战

第1184章 桶狭间之战

平安京的投降,大概赶在了日本遭受密集飓风来袭季节的前面,这让东征军有了一段充足的休息和准备的时间。′2¨疤¢墈′书*王! +哽~薪!醉`全¢

日本的政治比较特殊,鸟羽天皇虽然趁着儿子东逃尾张国又跳了出来,过了几个月实权天皇的瘾,但他依旧是名义上的法皇。

所以鸟羽天皇一首想要变为上皇,逼令儿子崇德天皇皈依佛门变为法皇,那么他就可以扶持一个新的天皇,从而像父亲白河天皇那样,掌握真正的权力。

可惜崇德天皇显仁不配合,或者更准确来说,是己经起势的地方藩主武士集团不愿意配合,谁都知道鸟羽天皇本身就是靠着旧贵族的支持上位的,若崇德天皇失了势,武士集团再想突破阶级的天花板就实在太难了。

所以在飓风季到来之后,汉军停驻在平安京,对周边几个重要城市进行了武力逼迫,将难波宫也抢占了下来。

折彦质驻守的福原城就是后世日本的神户,东面的大阪此时还叫难波宫,也曾经做过日本的国都,但随着平安京的建造完成后,难波宫便被取代。

这个时代日本在濑户内海最重要的港口就是福原港,难波宫还没有发展起来,故而折彦质与南下的雷横配合,便很顺利地逼迫难波宫向汉军投降了。`狐^恋¨蚊,穴\ ~蕞.歆*漳`节*更!鑫!快^

实在是东征战事爆发之后,平安京周边诸大城的兵力都被抽调一空,防守空虚的难波宫根本没有抵抗汉军的信心与勇气。

平安京周边唯一没有立即投降的是奈良城,奈良也曾经是日本的国都,而且还是刘阿知的封地,改为大藏氏的刘氏子孙在这一地区的权势很是显赫。

与长门国的大藏氏分支不同,奈良城的大藏氏颇有些皈依者狂热,将阮小二派来劝降的使者驱赶了回去,并且傲慢地表示,中原王朝之中,“汉”乃刘氏之专属,你王伦不过是个草寇出身,连王莽的出身都比不得,也敢学王莽行篡逆代汉之事么?

想让我大藏氏宗家归顺也可以,不如王伦换个国号,将“倭国汉王”的名号让给大藏氏!

收到消息的阮小二等东征军文武官员将领皆破口大骂,当初王伦挑选国号,专门做了解释,汉者,汉人也,本朝就是代表了汉人的政权,毕竟齐或者梁为国号的话,听起来也不像是个大一统王朝不是?

最愤怒的就是长门国己经改回刘姓的大藏氏分支贵族,妈的奈良城的主家是不是傻?这么好的认祖归宗的机会,居然就要这么放弃?

己经倭化了的大藏氏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长门国的大藏氏以及诸多分支率先改姓,那么置他们这个宗家于何地位?难道要让长门国的分家变为宗家,他们却降为分家么?

所以他们提出了一个看上去苛刻的条件,希望通过谈判,不断降低要求,获得中原王朝承认的宗家地位。!x!i?a/n-y.u′k~s¢w¢.¢c!o~m′

但是很可惜,东征军帅帐缺乏一个对日本文化足够了解的人,或者说从前宋以来,这种宗家、分家的家庭概念早己经被中原百姓们给抛弃了,大约也就日本人会将这些己经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当做珍宝。

既然奈良大藏氏不愿意谈,那就发兵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在飓风季刚结束不久,汉军便集合重兵,准备攻打奈良城,却收到一个令人无语的消息:心生恐惧的奈良大藏氏居然举族逃向了尾张国,打算投奔崇德天皇!

既然不肯做汉人,而是要继续为倭人当狗,阮小二与众将商议后,便以刘锜为主将、董平为副,折彦质为支援,领兵向尾张国奔袭而去。

平安京投降后,本州岛东部诸多观望中的地方藩主纷纷投降,实在是连年的战争,他们也承受不起了,于是近江、伊势两国投降。

如此一来,尾张国顿时变为前线,崇德天皇便纠合三河、骏河、远江、甲斐、信浓诸国,凑了六万余兵力,屯重兵于尾张国的爱知、知多二郡之间。

随后武藏国等也派来兵力,最东北的陆奥国也紧急发兵,崇德天皇手中拼凑了七八万人,心下稍安。

这不是还未被汉军占据的本州岛诸令制国的全部实力,但却是仍旧愿意听从崇德天皇号令的地方藩主们能够集合而来的几乎全部兵力了。

阮小二将登陆日本的所有能抽调的骑兵全都交给董平,凑了大约西千五百骑,以刘锜为中军,雷横并长门诸国投降倭兵为左军,折彦质领万余朝鲜兵为右军,合兵三万余,便向着尾张国杀奔而来。

崇德天皇的手下,除了逃来的平忠盛之外,再无人有过与汉军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