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的平安京已经变成了黑烟不断地废墟,西南的神社、寺庙、少量的居民住宅、商业区的房屋几乎全部被烧毁,只有极少数僧侣藏在高处的寺庙中,躲过了这一次灾难。@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
自汉军发起东征以来,平安京以西诸令制国的封建藩主们的兵力都在日本朝廷的征调下,与汉军数次大规模战事中消耗殆尽。崇德天皇逃去尾张国的原因之一,就是平安京以西的诸多令制国,要么投降汉军,要么兵力损失严重而空虚,已经无法为天皇提供武力支援了。杨志与杨雄在石见国方向稍事休整后,就沿着北面海域沿海的平地向东北方向推进,先前董平从因幡国经但马国南部杀向平安京,因幡国的武装力量折损近半。随着杨志杨雄的再次杀来,因幡国毫无抵抗能力,于是二杨一路杀进了但马国。源氏曾出任过但马国守,所以但马国的抵抗很是激烈,可惜他们的反抗没有任何意义。杨志以三千岭北野人为前锋,这些披甲野人战斗力极强,但马国的武士们根本无法阻挡,便被杨志一直杀到了出石郡的出石城。虽然出石城的抵抗极其顽强,在城门被汉军攻陷后仍旧发起了巷战,但还是被汉军彻底扫平,城内数千人被屠杀。&??零£点\看?\?书+ 21更±新?±最??快~^?杨志下令屠城,是因为他很清楚王伦以及朝廷重臣们的态度,但马国在唐朝攻打高句丽时,曾经收容了百济贵族以及新罗贵族,故而这里生活着许多倭化的朝鲜人。这些人自然是留不得的,更何况但马国内还有生野银山、明延铜山,匹夫怀璧便是罪过,杨志觉得,大不了功过相抵嘛。集中在出石城的倭国贵族、百济遗民们,终究还是没能躲过一刀,国内的银山、铜矿也被汉军占据。出石城的屠杀惊吓到了丹后国,在杨志领兵继续推进杀了进来后,丹后国立刻投降,如此一来,平安京与东北地区诸令制国的联系道路也被切断,彻底变为一座孤城。这个消息传到平安京汉军大营后,阮小二觉得将士连日操使投石机,也该稍微缓一缓了,当然主要原因是,从福原港方向运送的弹药不那么及时,便干脆停火一日,同时要求城内无条件投降。鸟羽天皇拒绝得很干脆,他的底线是日本可以投降,但必须保留天皇世系的权力,哪怕自降尊号称王都可以,无条件投降岂不是让自已放在案板上任由汉人宰割么?阮小二觉得这就是给脸不要脸了,那就扩大对平安京的纵火,将西城彻底烧毁!于是平安京的战事暂时停歇,折彦质受命从淡路岛、四国岛抽调部分兵力,沿着福原城向北,进行了一次大肃清。~x+i_a.o^s¢h¢u^o/c,m-s?.*n.e¢t′日本国内的地形是多山地,所以汉军大举进攻之后,不少百姓逃往山中躲藏,还有些失去建制逃散为匪的武士们,便时常对福原城与平安京之间的道路发起各种小规模的骚扰。折彦质自南向北、雷横自北向南来了一次大清扫,杀得人头滚滚,这一条道路两侧,时不时就有汉军以木架插着倭人土匪的首级作为威慑。准备了数日之后,投石机向西移动,再次对平安京西北角发起了纵火轰炸。 至此半个平安京被烧毁,日本仿照唐长安城建设的城池,几乎全部变为废墟。七月底,有数千武士、足轻拥挤在平安京的北门想要逃出去,却被守军阻拦,争执之下,双方发起了冲突,随着更多城内想要逃走的居民赶来,一场大混战就此爆发。平安京的北门被冲破,然而自以为逃出生天的倭人来不及高兴,便在城西北二三十里处遇到了从丹后国杀奔而来的杨雄所领的骑兵。漫山遍野乱糟糟逃跑的日本人阻挡了杨雄的前进脚步,等到杨雄赶到城北时,北门已经重新紧闭,还有数千往回逃走的日本人被留在了城外,哭嚎震天。先前发生冲突时,藤原忠通领兵前来安抚,却在混乱中被一块碎石砸中了脑袋,头破血流,他干脆回府装病养伤。藤原忠通算是看出来了,汉军的目标就是天皇,想要逼迫天皇投降,那么很有可能,中原的皇帝不希望日本有天皇存在。他倒是很想放弃鸟羽天皇,将他送给汉军,但藤原家跟天皇一系世代婚姻,彼此绑定得太深了,藤原忠通不敢保证,自已的密谋会不会有人告发。汉军最新的军事行动终于坚定了他的决心。汉军,或者说朝廷以及王伦还是低估了日本的偏执与顽固,半个平安京都陷入火海了,日本人还是不肯投降。其实平安京内中下层的官员、百姓们差不多到了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