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夺宋:水浒也称王 > 第746章 各有动作

第746章 各有动作

完颜吴乞买狼狈地领兵退回大定府城时,看到两个人跪在路边,他犹豫了一下,停马驻足,说到:“都起来吧!”

跪倒的两人,一个是跟随辽帝耶律延禧被擒后投降、充任金国右宣徽使的萧仲恭,一个是耶律延禧天庆二年科举状元、降金后授昭文馆直学士的韩昉。

这二人是跟随吴乞买从黄龙府南下的契丹、汉人官员中官职最高的两个,契丹骑兵、汉人步兵临阵投降,他们也害怕吴乞买顺势对金国内部来一次清洗,听到消息后就赶忙跑来请罪。

萧、韩二人神情忐忑地站了起来,看到跟在吴乞买身后的不少女真将领怒目而视,心中更加害怕了。

果然,回到大帐后,便有不少女真将领进言,要对契丹、汉人军队整编一番,但完颜吴乞买考虑了好一会儿,还是拒绝了。

这个时候搞内部清洗,那不就是将本就军心不稳的契丹、汉人往南朝那里逼吗?所以吴乞买亲至契丹、汉人营地,将契丹、汉人将领、军官、官员召至,赐酒肉,设宴,好生安抚了一番,并且不顾劝阻,夜间就在契丹营中留宿。

他的一番操作,顿时让金军中的契丹、汉人士兵们不再躁动,军心稍安。

这一场大战,让汉军在大定府方向全线北推进了二十余里,但随后汉军斥候的汇报,让王伦也不住感慨了起来,汉军斥候所见,金军营帐整齐,并未发生大乱,可见吴乞买的治军手段。

阿骨打还真的挑了一个好继承人啊!

对投降契丹、汉人军队的问询,金国对大汉的宣传不出所料,与朝廷的密探收集到的情报大差不差,金国国内宣扬南朝怯弱不敢战,汉军军纪极差,残暴嗜杀,不论民族,无论官兵百姓,但凡落入汉军之手,尽皆杀之,削首级垒土筑为京观,以夸耀凶残。

这个怯懦不敢战,与残暴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王伦觉得若金国当真如此宣传,只怕金国上层的贵族们有些思维分裂。事实上河北、河东大军对战死金兵筑京观,多挑选女真、契丹首级,金国汉人军队只有少量人头被砌筑其中。

这是王伦特意要求的,为的就是故意区别对待,也是为了告诉天下诸族,汉人可不是前宋时期任人欺辱的时候了。

所以对于临阵投降的汉人金军,王伦也赐酒肉安抚,并宣扬南北汉人皆是一家,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此后中原王朝从未忘记光复北地,也从未忘记沦陷在异族统治下的同袍们。

而投降的契丹骑兵,王伦也一视同仁,宣扬契丹乃是炎帝之苗裔,与汉人皆为炎黄子孙,往前追溯几千年,都是同一个祖宗。

至于女真,不好意思,在没有彻底消灭金国之前,女真就是敌人,说什么也不会被归为炎黄后裔的。

王伦并没有像赵佶优待郭药师那样,对投降的契丹、汉人格外优待,这反而让投降的两千余人心思迅速安定了下来,在打听到汉军的军饷、军功赏赐制度后,不少契丹、汉人纷纷请求随皇帝陛下出战。

原来我们那些在金国的同袍,一颗脑袋竟值五十贯,中原果然富足,皇帝果然大方啊!

王伦也从善如流,挑选了千余人,皆归在张觉名下,张觉每战必冲杀在前,这是他应得的奖励。

董平也颇有些忐忑地拜见了王伦,望着坐在上首的王伦,董平心中感慨万千,当年一个小小的水寇头领,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中原之主,实在是令人唏嘘啊!

王伦也从没有为难董平,张清上报董平的功劳,负责考功的卞祥也没有刻意针对,按照相应的制度军功考核上报,卞祥觉得,陛下这点儿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王伦连闻达都不曾为难,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只要在汉军这个团体内,他可以容忍将领们的一些小毛病,只要不触犯朝廷法令和军纪。

与董平简单聊了几句,得知董平在前年时已经结婚,娶的是个河东太原府一个教书先生的女儿,王伦很是感叹。

当初那位程太守,毕竟没有做过什么恶,新朝建立后,他被赦免归乡,被本县聘用为县学教授,那位程小姐也已经嫁人多年了。

时代的洪流滚滚,历史的车辙被王伦稍稍拨动,就顿时迈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奔向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接下来汉军数次邀战,吴乞买只是不应,刚刚大打了一仗,金军处于下风,他如何肯继续与士气如虹的汉军再战?

既然吴乞买不敢迎战,王伦便一面稳固了对大定府西南地区的巡逻,稳定了后勤补给路线,一面派韩世忠继续与萧石剌联系,要求奚人向汉军方向靠拢。

按照参谋司的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